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明朝謀生手冊 !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李白那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哪怕在這位詩仙不計其數的傳世佳作中,依舊能排在前列,無數文人墨客耳熟能詳。而這首山水詩中描繪的地方,便是新昌境內的天姥山。然而,新昌還有另外一位極其出名的人物,那便是陽明先生王守仁,儘管他根本就不是新昌人,而是餘姚人。但若是要在新昌本地問別的大儒,興許尋常童子答不上來,這位卻是人盡皆知。原因很簡單,王學泰州學派是這裏最受歡迎的學派,沒有之一。
而極力倡導王學的中堅人物,好幾個便出自新昌呂氏。
這是汪孚林帶着一行人經陸路從寧波府首縣鄞縣出發,南下新昌的一路上,從柯先生口中聽說的。這一次走陸路,從鄞縣到奉化還有官道,但從奉化到新昌,卻要翻山越嶺,因此汪孚林把兩個妹妹以及金寶和秋楓全都留在了寧波,和蘇夫人葉明月約定到時候帶了他們在杭州會合。而曾經去過新昌的柯先生卻聲稱要去新昌會友,再加上認識路途,便加入了進來。
除此之外,這一行還加入了兩個他根本沒料到的人,那就是小北和一個健壯僕婦。之所以會不得已帶上她倆,還是因爲蘇夫人的一番話。
“小北當年和乳孃逃出徽州之後,曾一度藏身於新昌呂氏的一處別莊。如今時隔多年,她已成了葉家人,總要上門去對那位呂公子道謝一聲。”
因爲有柯先生這位識途老馬作爲嚮導,一行人先過四明山,再遊天姥山,先後在兩座道教七十二福地一遊之後,最終方纔抵達了新昌,這已經是衆人從寧波啓程的一個月之後了。汪孚林起初還擔心小北受不了路上這番折騰,畢竟很多地方不能騎馬,只能牽馬小心步行,可好在蘇夫人挑的那位嚴媽媽健步如飛,身強力壯不下男子,小北在最初那些天走路太多磨破腳時,她便二話不說背了人走,到後來小北漸漸習慣了趕路,一路上竟是順順當當走了下來。
倒是汪孚林自己腳上磨出了好些大血泡,因爲男人的自尊心還得硬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