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華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賢后良妃 !
十八年冬,正是大夏後宮最喜慶最忙碌的時候,畢竟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年節,總要早早準備起來纔是。
十六年時,還是衛王的皇帝退了胡人,立下大功,但先帝只下了一道模棱兩可的旨意,不說獎賞,反有些責怪的意味,約摸是賢名太盛,難以轄制,功高震“主”,叫太子殿下這個儲君不能安心了,先帝心疼一手養大的兒子,便顧不得常年不在身邊侍奉,不甚親近的那個了。衛王得了聖旨立時痛哭出聲,聞者莫不傷心流淚,而後又寫了條陳自辯,字裏行間滿是委屈,卻又半點不提糧草被人剋扣之事,只叫人私下替自己抱屈,又把糧草被人剋扣之事隱隱提了。那天使本是衛王胞兄皇長子門下,並非太子一脈,見衛王如此作態,自是聞絃歌而知雅意,又把事情稟報得嚴重許多。皇帝着人去查,卻發現是太子做下,只好拿了一太子門人以作警告,於太子一脈並沒傷動。
衛王聽聞此事,只恨君父無情,命手下精銳分批前往京郊各處藏匿,又另遣使者回京,只說是離京多年,不曾承歡膝下,望能返京數月。恰皇帝心懷愧疚,立時便準了,衛王帶了王妃同路,又因世子年幼,便留了側妃照顧。回京路上得了消息,太子見皇帝允了衛王回京,索性建議皇帝召集諸王歸京,共度佳節,以享天倫,皇帝果然允了。而後諸王歸京,多有宴請之事,太子竟於大皇子宴上飲酒過量猝死,除衛王夏雲景並幾個小皇子頭幾日領了差事出去,因路上耽擱了,還不曾回京,其餘與會者,盡皆被帝王遷怒,奪爵圈禁。待到太子出殯,皇帝竟還要大皇子披麻戴孝,當真罔顧人倫禮法。父子君臣,竟也比不得太子一個。
皇帝悲痛不能自已,爲太子輟朝七日,而後大病一場,幾至藥石無醫,衛王夏雲景爲唯一身負爵位的成年皇子,日日在皇帝榻前,侍奉湯藥。又有羣臣奏請,皇帝精神每況愈下之時,將衛王立爲太子。此時已是十七年夏。
夏雲景爲太子後,仍常侍奉在皇帝牀前,還以“君父有疾,不思私情”爲由,沒有派人去衛地接了側妃楚氏與小世子上京,只叫人送了賞賜與口信去。此舉博得了大夏上下文臣讚譽,都稱新太子“至孝純善”。
夏雲景原先就是武將一脈,且他王妃趙怡也是出身武將世家,如今正趁了這個機會,在文臣中間博個美名,留了個好印象。叫那一干文臣覺得,他衛王夏雲景不止是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也是十分正確的選擇。而後皇帝見狀也強打起精神,常常指點夏雲景一二國事。夏雲景本就聰明,於這些事上更是舉一反三,學得極快,一改皇帝往日對他的愚鈍印象。夏雲景又適時將昔年貴妃母親對大皇子的偏愛,對自己的打壓稍稍表露一二,又博得了皇帝的憐惜,這一來一往間,倒也像是父子情深的模樣了。
不過也只是‘像’,十七年秋,皇后帶了一行人,趁着夏雲景在御書房議政之時,浩浩蕩蕩的去尋了皇帝,兩人說了什麼,只怕沒幾個人知道,只是皇帝后來總會是不是的用懷疑的視線看向夏雲景。夏雲景倒是毫不在意,態度一如往常。見夏雲景這般行事,皇帝也疑惑了。
故有一日,皇帝被夏雲景扶着,領着一干宮人內侍在御花園賞菊。皇帝興致頗高,夏雲景也表現得十分歡喜,忽的,皇帝突然當着衆宮人內侍的面,笑着對夏雲景道,“前日有人來向朕告狀,狀告雲景你謀殺先太子,你可有辯解?”
夏雲景聞言一驚,忙躬身道,“父皇聖明,兒臣素來敬重兄長,怎會害他,還請父皇再查兄長之事真相,以免有小人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