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的,一些民俗應該保存下來,但是畢竟時代在發展,保存下來的民俗可以進博物館、可以進行演出展示,但並一定要繼續作爲生活方式。
比如手繡是民俗,但是時代發展了,人們肯定都要穿機器做的衣服,物美價廉。如果還要自家繡,一年能穿幾件新衣服?其他事還要不要做了?
而他最厭惡的是看那些“抗議”的人。那些“抗議”的人自己都是過的方便舒適的現代化生活,他們有沒有想過他們“幫忙抗議”的人願不願意過他們口中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其他不說,他們願不願意和那裏的人交換一下,讓那些“原始風情”的人過他們現在過的生活,自己去過“自然”生活?
他想,沒一個會願意。
不然,那些支教支邊的人,爲什麼會被人稱頌?
就是因爲很少有人願意去,纔會被稱頌啊。
那民俗學者寫道,他剛開始看電影的時候,也是被劇情吸引了,覺得打鬥很精彩,劇情撲朔迷離引人入勝。後來也被真相嚇了一跳,細思恐極,害怕自己是不是也生活在外星人的統治下而不自知。等回家跟妻子聊起這個電影的時候,妻子笑道,那被圈養的地球人,可不跟咱老家的人差不多?
他想了想,還真覺得差不多。
他老家是一個一直沒能開發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不通路不通電。好不容易政策下來了,修路通電不說,上面領導還準備搞個旅遊小項目,這樣讓大家也都能發家致富。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是很開心的。畢竟從那裏走出來的人是少數,大部分人都過着貧窮的日子。如果這個項目能實施,那麼至少村子裏的人生活會好上許多。
不過後來計劃擱淺了,因爲一羣“小清新”說這樣又有一個“民俗文化聖地”被破壞了,政府這是“犯罪”,不能讓商業化腐蝕“樸實的風俗民情”。那羣“小清新”有華國人有外國人,他們擋在工程車前面,拉着橫幅喊着口號拍着視頻,在網上宣稱“又有一個乾淨的地方被破壞”,弄得工程進度停滯,無奈計劃只得暫時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