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在隋朝時期,當初的聖德太子第一次派遣使者入隋,很霸氣在文書中寫了“日出之處天子致書,日落之處天子無恙”,直接將身份擺在了大隋朝之上。楊廣爲了彰顯天朝上國的氣度,大怒之餘,卻沒有計較日本的無禮,派使者裴世清前往日本回訪。根據裴世清所說在見到日本天皇時“按日本習俗行禮似乎很不得當”。
實際上便是日本從一開始便沒有臣屬隋朝的意思,將自己放在與隋朝平等,甚至之上,單方面的從隋朝吸取文化,充實自己,就如獸類一樣,只是單方面的索取,卻不付出。只是楊廣受到了表面現像所矇蔽,以爲日本派使者來是來朝來賀。
此後日本對唐朝的態度也是一樣,他們對內對百姓聲稱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多麼多麼強大,對唐朝以欺瞞的態度應付。也因如此《舊唐書》中對日本有這麼一句記載說日本使者“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實對”。只是因爲隋唐兩朝上下都沒有把日本這個“屬國”放在心上,才讓他們以各種低劣的手法欺瞞過去。
蘇我蝦夷一邊蔑視看不起口中的夷狄遠藩,另一邊又想着惠齊、惠日帶回來的消息,意圖從唐朝那裏撈得好處。
惠齊、惠日是當年聖德太子遣隋使遺留下來的學習僧,留在中原學習漢人的文化知識,武德五年離開了唐朝,返回了日本。通過惠齊、惠日帶來的消息,蘇我蝦夷知道唐朝的制度文化比之隋朝有着進一步的提升。他們這裏正好到了發展的瓶頂,也一直在琢磨是不是應該再一次派出使者去唐學習學習。
只是近年來事情較多,推古女皇以年過七十好幾,身體日漸異樣。她還未決定下一任天皇人選,而他有心立傀儡天皇,自己好獨攬國政,一時也無心拍遣唐使,做大動作節外生枝。
今日得知百濟前往,心思跟着動了起來,最早的時候中國的漢字,佛教,製陶技術和其它文化都是通過百濟傳入日本,不如安排幾人混入百濟的使團中,通過百濟還取得知識,免去日本的勞師動衆。未完待續
ps:第一更,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