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這面對絲綢之路的通暢,首先眼紅的便是西北方的吐谷渾。這吐谷渾本爲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乃是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類似於部落的國家。五代十國期間,吐谷渾趁着中原征戰不休,率兵控制了青海、甘肅等地。
隋朝的時候,兩次征戰吐谷渾,將失去的土地奪了回來,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但因隋末動亂,吐谷渾重新奪取了青海一地,時刻威脅着中原甘肅一地。若非李唐立足關中,先一步掌控甘肅。甘肅只怕會如史上遼東一般,讓吐谷渾趁亂奪取。
吐谷渾一直覬覦着甘肅一地,對於也因如此,唐朝立國起對於唐朝便懷有深切的敵意,成爲大唐頭疼的邊患之一。直到李靖、羅士信、李世績北破突厥,打出了大唐雄風之後,吐谷渾方纔收斂起來,不敢妄動。
但是大唐結交西域,重新開通絲綢之路,刺激到了吐谷渾的敏感神經。
絲綢之路是一個統稱,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
經過多年的發展,絲綢之路並非固定的一條道路,而是有好幾條,西北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都包含在內,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期,有着不同的路線。其中最爲出名的莫過於漢武帝時期張騫開通的商道,以長安、洛陽兩大商業都市爲,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爲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次之便是絲綢之路的青海道。
南北朝時期,全國動盪。河西走廊一帶也出現了羣雄割據的局面以致戰禍頻仍,河西道時常阻塞不通,青海道也因此迎來了發展的巔峯。當時。長江以北包括河西走廊被北魏控制,長江以南被南朝控制,北魏疆域以北爲柔然控制,河西走廊以南被吐谷渾控制,北魏與柔然、南朝爲敵。經濟發達的南朝與歐洲、西域、柔然的貿易來往只能由四川進入青海,由西寧經都蘭。到格爾木,再往西北過芒崖,進入新疆的若羌,再由若羌的絲路南道向西通往歐洲;或往北經過高昌向東到達柔然;又或由西寧經過都蘭,西北往大小柴旦。越過阿爾金山抵達敦煌。
青海道也在這個時期走向了輝煌,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控制青海道的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