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不意外,難民們初來乍到,剛立足下來,哪裏還願意繼續逃難?倒不如留在涇縣,或者會有機會。涇縣本地的人口大都持有這等想法。元氏不容陳三郎,卻不可能對平民百姓過不去,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元氏不是蠻軍,要是屠戮平民,卻是喪失民心的事。
陳三郎走了,相信很快換個縣令。遺憾的是,後來縣令只怕不會像陳三郎這般體恤民情,管治清明。但這個,並非是不可容忍的問題。
民心如水,水無定型,極其具備適應性。隨波逐流,但求盪漾生存。
“陳家莊一些佃戶人家,以及一部分衙役兵丁等,都不願走。”
頓一頓,周分曹又道:“楊老先生也留了下來,他寫了封信,讓我交給你。”
陳三郎接過,沒有第一時間看。楊老先生年紀已大,不堪勞累,留下來,或會更好些。
轉目掃去,落在周何之的身上。
周何之麪皮有些漲紅,慨然道:“我這條命,都是公子的,公子去哪,我便去哪。”
作爲陳家莊的總管級別人物,從莊園建設開始,周何之便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對於陳家莊的感情反而是最深的,遽然要離開,當真痛惜無比。但誠如陳三郎所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強敵兵甲來勢洶洶,陳家莊縱然堅固,也決計守不住。
陳三郎微笑道:“何之,總有一天,我們還會回來的。”一拍手,下達命令:“開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