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時代1900 !
“二爺,此事倒無不妥之處,但農乃國本,耕耤親蠶勸農桑,樣樣俱全才是最好,若山東直隸兩省只種盧粟,怕是有不妥之處吧?”
先說無不妥再說不妥,老袁也展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眼光,李大成推廣甜高粱,看似好處絕大,但也有暗招兒的,農產品單一,會進一步摧毀小手工業。
糧油棉蠶桑麻這是大清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基礎,只要大成公那邊的製糖、釀酒跟的上甜高粱推廣的步伐,短期之內,種植甜高粱將是最賺錢的農作物,沒有之一。
李大成曾經讓人算過產出,一畝甜高粱百斤的高粱米只是副產品,真正的賺錢的是青杆,一畝甜高粱至少有七八千斤的青杆產量,青杆製糖、糖渣釀酒、酒糟飼用,這個產業鏈一旦形成,不僅有大利,在一段時間之內也正好可以迎合大清產糧不足人口過剩的問題。
迎合了需求就能帶來利益,農民種糧從來不看國家缺什麼,他們看的只是溫飽,也就是利益,無需補貼什麼,眼前的製糖、釀酒、畜牧業這樣一個經濟循環,就可以使最貧瘠的田地收益高過最肥沃的田地,這樣的利益完全可以使甜高粱成爲大江南北佔絕對統治地位的農產品。
主要農作物只剩了甜高粱,棉麻一類作爲手工業原材料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就要畏縮,沒了原材料,或是原材料價格大漲,小農經濟就要進一步崩潰,小農經濟崩潰,就會產生更多的剩餘勞力。而製糖、釀酒、畜牧業是需要勞力的,這三項可以消化一定的勞力。
製出了糖酒就要銷售,銷售就需要便利的交通,陸路大量運輸,鐵路無疑是現在最好的選擇。需要鐵路,就需要鋼鐵產業就需要製造業,這又是一個經濟循環。
老袁能聞出其中的味道,這纔是政治智商,對此李大成也無所顧忌,聞出了又能怎麼樣?就是他真正清楚這裏面的利弊。也擋不住這股大勢的,因爲大清的百姓缺糧缺錢,控制絕大多數土地的地主大戶們更想要錢,適應性極強的甜高粱也是可以廣植南北的,這樣的大勢一旦被推動起來。就是作爲主導的大成公也阻止不了的,除非到了糖酒糧食過剩的那一天,不然這樣的經濟循環是不會停止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