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時代1900 !
“二爺的變字說的不錯,但變總要慢慢摸索的。”
說這話,孟洛川也有些底氣不足,孟洛川是讀書人,是亞聖後裔,但最清楚的一個身份還是商人,商人的消息是靈通的,許多求新求變的東西,孟洛川也接觸過,變,不是不想,而是出於身份考校,不能!
所謂的慢慢摸索,只是孟洛川的推搪之言,不說別的就說在南北方很喫香的機磨面,石磨,一天一夜不過磨一兩千斤麪粉,而且色澤不佳;水磨,磨出來的麪粉跟石磨一樣,只是磨的多一些,一天一夜不過三四千斤而已。
南北方建成的幾家麪粉廠,一天能磨多少,據說是數以萬斤計的,而且磨出來的麪粉,細膩、潔白,做出來的餅饃口感也是大不一樣的,這個糙米、精米的區分差不多,孔孟府有許多土地,種的多是小麥,機器磨一事,孟洛川是仔細打聽過的,但出於各種原因,不敢過於涉足而已,變,對讀書人尤其是孔孟後裔而言,何其難也!
李大成的這一個變字,也是令許多讀書人心驚膽顫的東西,維新時廢了武舉,廢科舉的聲響也不小,這麼變下去,這孔孟之道……
“四爺說的有道理,要慢慢摸索,只不知四爺的慶祥、瑞蚨祥、瑞生祥摸索了多少呢?”
提了一個問題之後,李大成伸手入懷中摸出了自己的筆記本,翻開了其中一頁,低頭看了起來。
“孟氏產業,做的是絲綢布匹衣服鞋帽土產。全都是維持小民生計的行當,大變怕是不妥吧?”
大多數魯商做的都是溝通南北的倒手買賣,很傳統,孟洛川的說法對大清的商家來說也算合情合理,只是在李大成這邊。就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