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的糖價至少五倍於糧價,糖渣製出的酒精。在大清也是頗有市場的,勾兌一下雖說滋味不如糧食酒,但勝在廉價,酒比糖貴,糖渣製取的酒精數量雖說不多。但平均一畝百餘斤的酒精產量也是有的。
一斤酒十斤糧,登去其中的成本粗粗算來,下面的小民百姓,栽種一畝盧粟所得的收益,至少是其他作物的數倍。
這個倍數,還是要看二爺這邊對青杆的收購價。張某以爲,青杆的價格維持在盧粟產量的兩倍左右最好。
畢竟隨着盧粟的推廣,糖酒價格也會相應的隨之走低,這些二爺還是要提前預估的。”
雖說李二爺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但在謀劃上。張弼士還是體現了一個商人的誠信,他將所知的有關盧粟的情報也算是做了一個詳盡的解釋,具體產量如何,這個還得再看的。
“兩倍糧價再加上百斤的高粱米,張先生,之前二爺給我說過,我心裏還存有疑慮,真是這樣嗎?”
聽完張弼士的話。最先開口的不是李大成,而是孟洛川,對於甜高粱。孟洛川的心裏多少還是有些疑慮的,官場中人做事往往誇大其詞,所以孟洛川是不怎麼相信李大成的。
在孟洛川眼中張弼士跟李大成不同,雖說沒什麼交集,但孟洛川是聽過張弼士之名的,話從他的嘴裏說出來。可信度也就大了。
“兩倍,這個是我以長久的價格來衡量的。若是近幾年,登去製糖做酒中間的各種耗費。五七倍的價格也可以,若手腳大一些,十倍也不是虛妄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