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深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盧公禮微笑道:“不看僧面看佛面,這話說得真是入木三分。方仲,你隨文義一起上山吧,聽聞當初送你上崑崙的兩位道者如今就在天師道,能不能見到當年故人,就看你的造化。”
方仲喜道:“多謝盧師公成全。”
盧公禮道:“去了天師道後,不管那張道陵如何招待,說了些什麼言語,你等都要儘快趕回來告訴我。”
錢文義道:“不知師父打算住在哪裏,弟子好回來通稟。”
盧公禮道:“適才走過時看到不遠處有一廟宇,爲師想此處客棧裏魚龍混雜,不如就在小廟裏安身來得清淨,誰也不知爲師身份,無人打擾,甚爲安心。”
錢文義道:“那就一言爲定,弟子去了。”錢文義與方仲二人望着鶴鳴山方向上天師道。
鶴鳴山並非什麼名山大川,不高不險不陡,離此不過十來里路,依着錢文義和方仲的身手自然不需多少時候便到了山下的迎仙閣。這迎仙閣裝倒也豪氣,在兩旁立着石刻牌匾,上寫:人橋同此心,四面顧瞻一山鶴;草木並深意,八方遮護雙澗鱗。
錢文義和方仲不知此言來歷,自然也無甚聯想,若往迎仙閣上去至高處,再回頭來看,便明白這幾句話形容的十分貼切。那鶴鳴山兩旁分別有一個山澗,松柏蔥蘢,參天蔽日,真是極好的景緻。
錢文義到了迎仙閣,自有接待的道者過來問話,錢文義遞上拜貼,言來求見張天師。那道者不敢怠慢,拿着拜貼上去。那迎仙閣後面如崑崙山一般都是向上石階,只是不如崑崙山宏大,畢竟山也小了許多,不能和玉虛峯相比。錢文義便與方仲等着回話,估摸着不須許久自然會有人來下山迎接。
果然一盞茶的功夫,從迎仙閣後石階上陸續下來十來個人,爲首的是個年紀頗大卻一臉悍色的老者,那老者鬚髮皆白卻精神奕奕,手託着一個烏黑色的大茶壺,一身精氣深藏不露。錢文義居然看不出他修爲深淺,想不到名聲不顯的天師道也有這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