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咱們也不算虧,依我說,這題拿到國子監,翰林院去,怕是也沒人回答的出來了。馮敏語不驚人死不休,卻忘了會試的目的是給朝廷選拔人才,不是爲滿足他個人偏好的,他此番喫了大虧,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衆人七嘴八舌的鼓譟起來,言語中不乏激烈攻擊馮敏之詞,漸次竟有些不堪入耳。許子畏臉色發青,幾次想要開口,卻被衆人的聲音淹沒了下去,只好一臉憤懣地扭過頭去不再看這羣人。
良久,秦啓方回首環視四周,示意衆人安靜,緩緩說道,“既然許兄不願意告知,我們也不能強人所難。只可惜這道策論終成孤絕難題,再無人能解了。”說罷,已欲轉身離去。
他語氣中帶着明顯的遺憾之意,令我覺得他是誠心來求解答,他感興趣的也許只是未解的知識和未閱過的經典。
想到此,我朗聲說道,“秦公子請留步。恕在下冒昧,想替許先生回答你適才的問題。”
衆人此時已轉過身來,都十分詫異的打量我,不多時,便已有人根據我穿着的公服判斷出我的身份,繼而有人開始互相低語,一些舉子們聞言再抬首看我時,眼神已隱約透了些畏懼。
秦啓方也好似知曉我是誰,對我施禮道,“願聞大人高論。”
我亦向他還禮,環顧衆人,道,“這道策論要求詳述四位曠世大家的學理造詣,難點出在”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這一句上。諸位不解此句應對照哪位先賢。在下說出一位,請諸位參考,世人稱其爲魯齋先生的元人許衡。”
我話音剛落,立即有人反駁,“怎麼可能?元史載,許衡得朱子之書而尊信表章之。許氏一直只尊崇朱子學說,並一生致力於推廣之。因爲他的緣故,使得朱理“衣被四海,家藏而人道之。”這樣的儒學大家,怎會被詬病貶損爲,假意秉承朱子學說,實則行的是黃老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