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答道,“元世祖一朝,許衡與劉因並稱北方理學兩大家。劉因對許氏自請罷中書執政而就國子監祭酒一職,甚爲不滿,故作退齋記譏諷之,文中曾言,世有挾老子之術以往者,以一身之利害,節量天下之休慼,而終必至於誤國而害民。而彼以孔孟之義,程朱之理自居,實乃以術欺世,以術自免。而這篇退齋記就收錄在劉因的靜修文集中,相信諸位查閱之後便既知曉,再看這道策論,答案也便一目瞭然。”
我言罷,再觀衆舉子表情,有面面相覷者,有恍然者,亦有迷惑不解者,更多的人則在默然沉思。須臾,秦啓方越衆而出,向我欠身道,“百多學子通場莫解之難題,幸得大人詳述以解惑。大人高才令啓方佩服。”
“秦公子客氣,在下不敢當。”我環顧四周,緩緩地道,“在下亦有幾句話想對諸位說,諸位都是讀書人,對於先賢所著經義,如不能細心推敲,仔細辨別,便難以知曉其真正見解,不能領略其思想便會無所依從,沒有師崇。
如這道策論題所提及四位大家,雖都治學於程朱,但每個人對其學理詮釋又自不同。既然大師學者對於大家之言,尚有如此不同的理解,讀書人就更應該仔細審辨,才能從中有所領悟,形成自己的觀點。
諸位詬病馮大人出題奇僻,卻是沒有領會他一番苦心。在下相信,馮大人的本意是欲體察諸位平日讀書是否嚴謹而求甚解,亦希望諸位治學能夠多問慎思而後明辨,最終使學問能精益求精,達到更高的境界。”
秦啓方似有所悟,垂目不語,片刻之後抬起頭,雙目湛湛的望着我,真誠言道,“大人良言,啓方承教。”
我含笑向他頜首。此時衆舉子都準備散去,忽見一個短衫小僕匆匆跑來,至秦啓方面前躬身道,“公子,小的纔剛從馮府處回來,聽門房上的人說,馮大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