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一貫對我很是親厚,有次他拿着那件幼時我贈他的百家衣,笑着感謝我,“我本是早產出生的,累及母親,身子原不大好,幸而元承送我這個。想來我如今能這般健康,也托賴了這件百家衣之福。”
我含笑謙過,但亦知道他對我尚算有好感。我對他躬身行禮,隨後走進上書房殿中。
趙懋輕輕咳嗽一聲,繼續說道,“朱子四書章句集註,首列大學,次列論語孟子,最後列中庸,殿下可知朱子爲何將大學列在首位?”
太子擺首,趙懋回答道,“朱夫子曾言,先讀大學,立其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裏許。通讀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故大學乃爲理學之綱領也。”
太子頜首,想了一會兒,側首問道,“那麼朱子讀的第一本書便是大學了罷?他五歲開蒙,那時就讀得懂經典?”
趙懋聞言一笑,微微擺首。我卻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對趙懋欠身道,“殿下這個問題,可否由元承代先生回答?”
趙懋沉吟之際,太子卻搶先點頭,仰首問道,“好啊,元承你來告訴我,五歲的朱熹真的能領會那些經義麼?”
我莞爾,蹲下身子令他可以平視我,“朱子五歲入學,那時他讀懂得第一本書並非四書,而是孝經。他曾在孝經書額上題有自勉之句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故朱夫子的啓蒙讀本確是那本流傳千載的孝經。”
太子哦了一聲,頗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孝經啊,我也讀過。左不過是講些臣子庶民應該如何遵從愛敬君主和父母長輩的話,讀着還不如二十四孝裏的故事有趣兒些呢。”
“那麼殿下可能忽略了聖人講天子的那一章罷。”我和緩的講述道,“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