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俊臣有意無意的看了朱和堉一眼後,繼續說道:“至於太子殿下把唐太宗視爲聖君,更是不可,聖君聖君,既然帶個‘聖’字,就必須要完美無瑕纔可,唐太宗固然有治國能耐,但要說人品嘛,唐太宗有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搶兄嫂佔弟媳,更是逼父退位,五德不全,又如何稱的上是一個‘聖’字?要臣來說,太子殿下對其過於推崇,卻不是好事,其治國手段學學即可,對其性子作爲,卻要有所選擇。李家後人就是因爲過於推崇唐太宗,結果其後百餘年之間,妻奪夫位,子奪父位,弟奪兄位,宮廷政變,遍目皆是。政局不穩,亦是李唐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
聽趙俊臣這麼說,朱和堉只覺得要氣炸了胸膛,他之前之所以提及唐太宗,就說的是唐太宗的理政治國的手段。但到了趙俊臣嘴裏,竟是牽扯到了玄武門之變。好似在這一點上他也要學習唐太宗一般。
另一邊。德慶皇帝卻點了點頭,看了朱和堉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趙愛卿說的確實有理,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亂了五倫,李唐的皇位更迭,陰謀不斷,混亂不堪,未嘗沒有唐太宗的原因。由此可見。皇家之人,當謹守五德,爲世人與後人榜樣,只有如此,纔可江山穩固。累世長存。”
聽德慶皇帝這麼說,諸皇子自然連忙起身稱是,朱和堉雖然有心反駁趙俊臣之言。但因爲德慶皇帝這一番話,卻也錯過了時機。
而德慶皇帝讓衆人落座之後,又向趙俊臣問道:“既然在你眼中,連唐太宗都算不上聖君,又有何人是聖君?”
趙俊臣笑着答道:“陛下,正如臣之前所說,古往今來,所謂聖君,不過三位,亦皆在我大明朝,第一位聖君,自然是我朝太祖,其驅走蠻夷,建漢家江山,有‘洪武之治’,文治武功,自可稱得上是聖君;第二位聖君,則是先皇,其勤政,前古未有,其愛民,少有人及,撥亂反正,維護大明江山,百姓受惠,亦可稱得上是聖君。”
聽趙俊臣這麼說,任誰也知道最後一位聖君是誰了。但德慶皇帝還是一副不知道的樣子,問道:“哦,太祖和先帝自然稱得上是聖君,那第三位聖君又是何人?”
雖然神色自然,但趙俊臣依然能從德慶皇帝臉上看出一絲期待之色。
趙俊臣身爲百官與百姓眼中的“弄臣”,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讓德慶皇帝失望。
“至於第三位聖君,自然是陛下您了。”趙俊臣說話時一臉的正色,毫不遲疑:“陛下您在位三十餘年,中樞政局穩定,君臣和諧,由此而江山穩固,前所未有。正所謂‘寧當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話雖然簡陋,但也足以說明百姓的心聲,陛下您穩定江山三十餘年,毫無混亂,對百姓而言,卻是比任何惠民之策都受惠的多,既然如此,陛下您不是聖君,又有何人是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