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俊臣猶豫了一下後,卻搖頭道:“回陛下,太子殿下的這番論斷,自是極爲精闢,那‘納諫’、‘用人’、‘愛惜百姓’乃是君王三要的論斷,更是讓臣茅舍頓開,受益匪淺,只不過……”
說到這裏,趙俊臣一幅想說又不敢說的模樣。
見趙俊臣這般模樣,朱和堉眼神一冷,德慶皇帝卻是饒有興趣,問道:“只不過如何?有話就說,就算說錯了什麼,朕也不怪罪,不必猶豫。”
趙俊臣好似被逼不過,又猶豫了片刻,吊足了德慶皇帝的好奇,終於說道:“只不過,太子對唐朝如此推崇,未免有些厚古薄今了,依臣看來,古往今來,最強盛的朝代,莫過於咱們大明朝了,而事易時移,環境不同,我大明也未必處處都要向李唐學習。至於那唐太宗,固然算得上是明君,但若說是聖君,卻還差得遠。要臣來說,古往今來,能稱爲‘聖君’的帝王,亦不過三位,而且還皆在我大明朝。”
聽趙俊臣這麼說,皇子書堂上,無論德慶皇帝還是諸皇子,皆是一楞。
要知道,唐朝與唐太宗,經過儒家近千年的諸般渲染,早已成爲了歷朝歷代以及歷任帝王的一個標杆,能與之相併肩已是莫大的榮譽,妄言超過,不說叛經離道,但也足以讓一些儒生罵人了。
更何況,明朝這些年來究竟是什麼情況,怕是德慶皇帝,也是心中清楚。
所以,德慶皇帝聽趙俊臣此言,以爲趙俊臣又在拍馬屁,搖頭失笑道:“哦?說說你的道理,若是說不出道理來,朕雖說不怪罪,但這般言論傳了出去,你怕也要被人笑話。”
趙俊臣卻一臉的坦然,說道:“陛下,臣自然不會妄言,依臣看來,我大明之強盛富裕,卻是強於大唐。即無漢唐之和親,又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能做到這一點的,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除了我大明朝,又有哪個朝代能做到?僅此一點,足以說明我大明之強盛,遠強於其他朝代。”
見趙俊臣竟然真能說出道理,德慶皇帝一愣後,愈加的感興趣了,點頭示意趙俊臣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