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徐不知,文化歷史她是底蘊是內涵!是她成就了我們讓我們代表了她。而不是我們承認了她,我們代表了她!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只是一個歷史的二代產業,這並不代表着我們就已經夠格繼承歷史的遺澤。做人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要學會容納,年老的必有你值得學習的經驗,年青的也必有他獨特的才華!更多的時候我們都需要看到這些東西。將他們發揮吸收,這叫做融會之道,李建城所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路!
沒有所謂的完全分權,也沒有所謂完全集權!中國古代的集權制變法最終體現的其實都只是歷史上某一個人的意志,雖然本書承認歷史人文最初都是由個人推動的。但是在這裏並不認爲英雄有能力拯救你的生命,他還有能力養你一輩子。
而權力的集中基本的體現就是。管理層遠離基層,基層發生的問題經過層層請示彙報後再作決策,不僅影響了決策的正確性,而且影響決策的及時性。實行高度集權,幾乎所有的決策權都集中在最高管理層,結果使中下層管理者變成了純粹的執行者,他們沒有任何的決策權、發言權和自主權。長此以往。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會被磨滅,工作熱情消失,並且會減弱其對組織關心的程度。這也是很多歷史改革進程中,一些原本支持者變得背叛,甚至倒戈的原因。實在是集權者有時候連t隊友的話都不聽,從而使得整個聯盟都瓦解掉,這也是集權的一個弊端。權利使人麻木!
這些都是集權制存在的客觀原因,在說李建城他這裏。他玩不了集權卻是有些決定性要素在其中的。
首先說皇帝拿到軍權後就能對朝堂爲所欲爲這是一大誤區!歷史上那些做到集權實行變法的人,哪一個是把軍權給忘記掉的?最後他要面對的還是整個社會的固有秩序!把滿朝大臣殺了就能成事嗎?這就是個笑話,李建城前一步殺人。在這個尊從禮孝廉法的國度,那後一步消息傳到哪兒,造反的聲音就會到哪裏!在這朝堂之上的請問哪一個不是三朝元老了?這樣的人殺一個不需要理由的嗎?
到時候遍地開花絕不是夢想,明成祖就是一個好例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抱有這種思想的人絕不是一個兩個的。明朝地盤那麼大,信息技術那麼落後,造反的消息傳回來,人家已經整合兩個月了。
所以在面對着李建城這樣一個要將自由文化帶個民衆,要對國家思想進行改革的人來說!在當前樹立一個羣集權制,他必定需要找一大批自己人,他們之間最終面對的還是觀念上的巨大差別!到時候他李建城所面對的就是一個巨大的整體了,而不是現在這種局面!李建城的夢想是在這個時代綻放自由文化的根本,難道讓他發展到一個平穩的時期在和這些人談判嗎?在完全成立自己人利益集團的時候?這個時候講民主?這種本末倒置的事情完全不符合李建城的理想和目的。
而當下的情形就是根本就不適合推行所謂的集權制度,朝堂之上黨派分明,這個時候玩集權上下能夠一心嗎?當權者無法一心一意,所以李建城最終推出了國會制度。爲的就是將當權者的目光轉移向民衆,當李建城逐步完善國會選舉制度後,朝政的矛盾就會逐步轉向對民衆目光的爭取,而要爭取民衆的好感,他們必須得做出有實際效益的事情來!李建城就是想通過這個達到讓國家政權利益於民的程度上來。
對於這樣一個推進社會進程,改變社會次序的機會李建城怎麼會放過呢?這不比他去搞集權最後在去搞民主要來爽得多。所謂民主,所謂自由,它生來就是在爭議中誕生的!一片祥還要那東西幹嘛?一片融洽誰喫飽了撐着會同意他李建城搞新文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