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喫菜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見紙上寫着三個大字,“低松切”!
只見其他人都點點頭,意思是寫對了。李向揉揉自己的眼睛又看了一遍,確實是這三個漢字。這是什麼意思?李向真的弄不明白了,他是想讓他們知道現在漢字還沒有注音的發明,然後自己順理成章的把自己“發明”出來的拼音告訴他們,沒想到人家寫了些自己看不明白的東西,只好訕訕的出口相問。
“恩~那個什麼,嚴老可否給在下解釋一下,這是什麼?他怯怯的用手指了指嚴慕寫的那張紙。”他現在害怕大家問他怎麼會不認識。作爲一個隋朝的人,要是不知道當時的常識的話,可能一下子就會被揭穿身份了。
怕什麼來什麼。“公子不認識?”魏徵先開口了。李向狠狠的瞪了魏徵一眼,真想當下就把他喫掉。不過問題還是要回答的:“啊,那個,那個自從我摔下懸崖後,好多東西都不記得了,嘿嘿,還是先告訴我這是什麼吧!”再一次感謝懸崖,李向心中默默的想。
嚴慕他們也不奇怪了,李向回來後的所作所爲給人神奇,可他對現在很多東西的不理解也是讓人見怪不怪了。
“這是音韻啊,就是給字注音用的。”嚴慕說道。
“那我再寫幾個字,”李向說着又提起筆寫下“董”“動”“洞”三個字拿起來給嚴肅,問道:“那這幾個字怎麼注音?”
嚴慕看了看說:“一樣啊,都是這個低松切啊”。
李向這下才真正明白了這是什麼,相當於拼音的一種方式,只是沒有音調,而且是用漢字給漢字注音的。其實中國古代出現過不少關於音韻的書籍,古代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了每個字的讀法,並且匯總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音韻體系,只是隋朝時還沒有集大成而已,要知道隋唐時期可是古詩的高峰期,寫詩是一定要注意押韻的,而且孩童們要讀書識字,就是靠音韻的,只是李向不知道而已。就在前幾年,還有一本《切韻》(注1)的書問世呢,估計是隋朝唯一一本研究音韻的書了。
李向沒有再想這些事,他直接就把四個字又拿回來,自己在上面註上拼音,然後又舉起來給大家看,說道:“其實我說的拼音就是這個,”一指自己寫的又說“和嚴老寫的意思一樣,只是比那種方法更簡便,而且所有的字都可以標註,最關鍵的是他可以按照這個樣子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