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開皇年間的科舉純粹是選官行爲,不像後世的科舉那般只是一個進士的“資格考試”——宋明時候,中了進士也不一定馬上實授官職,只是說你有了進士身份,有了排隊候缺的資格,實際的官位,要出缺了纔行。而如今科舉並非常法,完全是朝廷官員出了缺口才臨時考試,所以只要考上,也沒有“進士”這個頭銜,也沒啥等待期,都是直接給官了。
考試與授官的結合,導致了楊堅一朝的考試,都沒有禮部什麼事兒,從頭到尾都是吏部在主持,最多吏部考完給出結果之後,皇帝親自複覈一下過個場,接見一下考中的貢舉生,確認一下沒有明顯不靠譜的傢伙,便算收場了。只不過吏部在外宮的屬衙場地不夠大,所以科舉之日少不得臨時佔用一些友鄰宮室開考。
……
蕭銑進了場地,尋到座位坐下。考官與軍士巡場完畢,到了時辰,便發下試題來。一整天時間,要寫兩篇駢體策論、兩道奏表格式的上書言事之文;另外還命了些小題目,作三首字數文句不限的古風,五言七言皆可。蕭銑也知道這些不過是考驗考生基本文筆是否粗通,用於篩選掉一些明顯作弊混進來的菜鳥,和後世的試帖詩差不多——如果完全作不出來試帖詩,固然會失去考中的可能,但是試帖詩也只要求“作出來、通順”就夠了;最終取中與否,則看策論文表的好壞。前者是通過性的試題,後者是選拔性的試題。
蕭銑大致瀏覽了一下,文表、策論四個大題中,果然有“撫慰吳越”、“平高麗策”方面的兩題,另外兩道雖然沒有猜中,卻是相對老生常談的內容,雖然沒有提前準備,但是屬於別人也沒法答出新意彩頭的那種。看完題目,蕭銑當下心中大定,便先從試帖詩開始做起。
“華山景?嗯……華山正在京師左近,詠物寫景之詩不摻入個人好惡,倒是正好客觀。且關隴貴族子弟多有登臨華山觀景,其餘各地讀書人只怕親眼見過華山的便少了。這道題出得,倒是有三分討好安撫關隴子弟的意思。”
蕭銑心中默想,讓他逐字推敲,寫個五言古風,以他如今的學問也是可以做到的,無非爲求對仗免不了生硬堆砌一些。想了幾分鐘,突然醒悟道:李白的古風“西上蓮花峯”,不正是寫到華山山景麼?雖然飄渺寫意了一些,而且……最後一段貌似不和時勢,不過不要緊,反正試帖詩要的只是寫景,把李白的詩攔腰斬掉一段便是了。
當下提起筆來,在草稿上錄道:“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單單隻把最後兩聯急轉直下、歷史上描寫安史叛軍暴行的詩句刪了,然後自己揣摩了幾分鐘,補上一聯剛剛捏出來的“恍惚渡清明,遊興意未竟”。最後兩句之直白,毫無意境,生生把一篇李謫仙的名作給毀成了中庸之作,堪稱畫蛇添足畫虎類犬之典範,作者若是有知,說不定會想要掐死蕭銑。但是從應試的角度來說,這首詩絕對是夠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