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一戶流民給田30畝,那麼是三成的佃租,那麼一年就可以收上來10石糧食。而農具、耕牛、種子都可以通過銀行無息貸款的方式進行發放,成本可以陸續收回。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修繕水利。修繕水利的成本,無非就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方面不需要給工錢,給口糧就可以了。
流民修繕水利的時間,就算是修一年,夫妻兩個勞動力,10石糧食也夠他們喫一年的了。實際上修繕水利,未必要用一年時間,半年也許就已經非常足夠了。而且土地開墾出來,以後每年都可以繼續投入勞動力繼續修繕獲進行維護。
如果是三成的佃租,那麼投資成本完全可以在頭一年就差不多收回,而農民留下20石糧食,也有足夠的錢歸還貸款,三年內還掉貸款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也就是說,三年內投資成本必然可以收回,而且還能有一部分盈利。三年之後,皇莊的佃租基本上就是純利潤了。同時在三年之後,農民自己的日子也能過得不錯,每年20石糧食的剩餘,不僅可以全家喫飽,穿衣也不成問題,再搞搞養殖方面的副業,在這個時代也能算是奔小康了。
如果是五成佃租,農民負擔就比較大,農民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差,存在崩盤的風險。
把賬這麼一算,朱由校頓時心裏有底,決定將皇莊的佃租定爲三成。
不過屯田要操作得好,還是得有水利、農業人才,朱由校想來想去,貌似明末有個叫徐光啓的官員比較擅長這方面的東西。
朱由校馬上叫來李進忠,調查了一下叫徐光啓的官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