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此朱由校根本不予理會,文官集團反對徵收商稅皇帝確實沒辦法,畢竟徵稅要靠文官來執行。
然而一旦皇帝繞開文官,靠其他羣體去辦事,這些文官同樣也沒辦法。東林黨畢竟沒有軍權,他們只能暗中把皇帝弄死,才能人亡政息。可惜的是,朱由校時刻都防備着。
至於那些鹽商,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一番罵娘之後毫無辦法。朱由校儘管得知了京城鹽商,然而北方鹽商的勢力實際上是較爲分散的。其他城鎮的鹽商,此時基本上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再則,朱由校此番的動作,儘管壟斷了京城的食鹽銷售,然而城外卻是不在這個壟斷範圍之內。
大明鹽業公司那邊,曬鹽技術以及開墾鹽田方面是由徐光啓負責。不過市場經營方面,則是專門聘請了經驗豐富的掌櫃。明末商品經濟氾濫,這方面的人才還是不少的。在朱由校的高薪聘用下,還是挖到了不少人才。
負責運營管理的掌櫃叫林舉升,有秀才功名,後來考不上科舉,就給人當掌櫃去了。四十多歲的林舉升以前在一家鹽鋪當大掌櫃,非常有經驗。
“皇上,按照每斤鹽盈利20文來計算,每年在京城就能賺到六十萬兩白銀,而且可能更多。”林舉升把賬算了一番,得出了一個十分利好的消息。
朱由校的斂財行動,已經初見成效了。
在各城門向商旅徵收過路商稅,一年下來預計有五十萬兩白銀的收入。還有鹽鋪,每年能有六十萬兩以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