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僅僅在京城,每年就有上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不過這相比國家開支來說,還是杯水車薪。每年遼東軍費,起碼要三百萬兩以上,甚至需要五百萬兩。登萊也需要一百萬兩白銀的軍費,才能在海上其到一定的牽制作用。
京城的食鹽銷售模式,顯然是成功的。
只要官鹽能夠在北方覆蓋上千萬人口的市場,僅僅是這方面的收入,就足夠支撐軍費的開支了。
“繼續向北方各城鎮擴張市場,我會讓東廠和錦衣衛配合你。”朱由校對林舉升說道,林舉升臉上一喜,有東廠和錦衣衛的配合,拿下北方鹽業市場還不是輕輕鬆鬆?作爲大明鹽業公司的大掌櫃,林舉升是有抽成的。朱由校給了他百分之一的股份分紅,如果盈利上千萬兩,意味着他能抽成十萬兩。
隨即朱由校把田爾耕和李進忠叫了過來,又是進行了一番安排。
“你和田爾耕馬上暗中調查北方鹽商,把那些販賣私鹽的找出來,不過不要打草驚蛇了。另外去張家口,把那些和後金做交易的晉商也給朕調查清楚。”朱由校對李進忠吩咐道,“另外從東廠和錦衣衛抽調人手,成立一個‘稅務局’,專門負責徵收商稅,只要鹽鋪開到哪裏,商稅就收到哪裏,以配合商業擴張。”
田爾耕和李進忠兩人應諾,隨即按照朱由校的指示,成立了一個由錦衣衛和東廠共同管理、監督的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