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今大明那些大商號的大掌櫃之類的,很多都是這類的文人出身。
考不上秀才,並不意味着文化不行,科舉制度有個特點就是,秀才往往是最難考的,很多人讀到童生就卡住上不去了。
這些讀書人考不上功名,就會考慮轉業。
讀書人轉業比較有有特點,一個就是學醫,正所謂秀才學醫,籠中抓雞。古代的文化人,陰陽五行、周易八卦都有基礎,學醫的比較容易。另外就是學算命、風水,也很學醫一樣,用的是同一套理論。
除了這些出路,那就是給人做賬房、掌櫃之類的,不過掌櫃一般需要學習,很多是從學徒做起。
大明開國兩百多年,商品經濟氾濫,這方面的出路也是很廣的。
學醫、算命、風水,這在宋代是比較主流的轉業方向,而到了明代,文人轉業的主要領域還是商業方面。
說白了,這些考不上功名的文人同樣有文化,而且在能力上未必就比那些考上舉人、進士的文人更差,往往因爲轉業後經過鍛鍊,能力比那些舉人老爺、進士老爺要強得多。這年頭很多地方官員都招募紹興師爺,說白了政務他們不管,基本上都是這些沒有功名的紹興師爺幫他們幹了,他們大多數就坐在後衙摟錢,或者整天在地界上游山玩水。
有點興趣愛好的,就整天研究醫術、風水之類的東西。這年頭當官的要是還懂醫術,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中醫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已經開始走向衰弱了。不知道是哪個sb,在明末時期整出一套‘八綱辨證’體系,把傳統中醫的六經辨證進行瘋狂簡化。以至於有點底子的文人,轉業之後專心學個半年就能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