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明末當皇帝 !
天啓十五年,北方的改革已經持續多年,改革基本上已經全面完成,一個完善的行政制度已經出現。過去的地方自治體系,被如今的朝廷的新管理體系所取代,行政體系一直從州縣級延伸到鄉鎮級,只有村級是自治體系,但在行政村級別,也有一個朝廷派遣的漢皇黨村委書記。
這套體系,基本上就是朱由校照搬後世中國的行政模式。
同時在地方上,建立了完善的司法、治安、教育、水利、林業、農業、民政、工商、稅收管理體系。
對農業稅的改革,在北方已經全部完成,所有土地的丈量、產權登記都已經明確了下來,在心的農業稅收制度之下,出現了大量自營土地的農業公司。那些傳統的買地收租的地主,因爲稅率太高,已經逐漸消亡,只剩下了一些稅收還能承受的小地主,不過這些小地主也大量的往農場的家庭農場的模式發展。
在這種新的農業稅模式下,土地擁有者必須花心思去經營土地,而不是無腦收租,成立了農業公司之後同樣也需要繳稅,所以必須努力提高生產力,才能確保農業公司的盈利。
對於那些地主來說,他們很多還是有這個財力進行投資的,沒有這個財力的那就買地唄!反正朱由校的想法,就是逼迫那些地主老財把錢拿出來投資,爲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根據發展經濟學和“貧困陷阱”假說,一個國家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投資超過gdp的11。
大明要擺脫這個貧困陷阱,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增加投資規模。
北方各省改革這麼些年下來,每年的投資是越來越龐大的。一方面是民間投資,也就是那些地主爲了規避農業稅收政策,不得不選擇成立農業公司對土地進行自營,從而投入資金改善生產力和生產條件。一方面就是民營資本在工商行業的投資,特別是皇家科技學院和朝廷成立的各個國企在科研上的投入,誕生了一系列的技術,也爲北方各省的工商業帶去了巨大的競爭力優勢,特別是蒸汽機、鐵路的出現,而民營資本發展最快的北方省份就是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