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烽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荒地的拍賣政策,也分兩種。一種是適合家庭承包的那種,則在當地行政集體內進行拍賣,相當於某村有四荒地拍賣,只有這個村的村民可以參與競拍。另一種規模更大一些,不適合家庭承包的,則對外公開招標,外部單位可以參與。
朝廷儘管是以承包的名義將四荒地拍賣出去,實際上也相當於是把土地產權交給個人一兩百年。但之所以要以承包的名義,則是爲了日後國家對生產資料進行調控,如果民間資本對生產資料的壟斷太過嚴重,國家則可以按照承包合同,將生產資料進行收回。
通過大量國營林場的建設,以及四荒地的拍賣政策,北方各省的四荒地得到了妥善的處理,此時都已經種上了大量樹木。
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已經出現了不小的收效,對於洪澇乾旱災害的抵禦能力已經增加了不少,隨着那些樹木的長大,水土涵養能力還會進一步的增強。
明末的很多天災,實際上都是人禍引發的。因爲樹木被大量砍伐又沒人植樹,氣候稍微異常一點就是一場災害。而此時朝廷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正在修復這些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對災害的抵抗能力已經明顯增強。
隨着北方重工業的發展,以及農業生產技術的提升,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被解放出來,抗災能力脆弱的小農經濟已經逐漸在北方各省消失,如今只要不是發生地震什麼的,基本上都死不了人。
各地的武警、軍隊,在受災之後也是火速參與救援,相比之前朝廷沒有什麼作爲來說,現在應對自然災害的發生,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快速的反應機制和應對機制,百姓碰上自然災害,也不會被逼的賣妻鬻子、離鄉逃荒。
從事工業的百姓,則是更加穩定。而那些從事農業的老百姓一旦受災,朝廷也會展開救災活動,對百姓的損失進行補助。
多年的改革之後,北方各省的普通百姓已經過得很自由了。平時官方收稅根本收不到他們頭上,如果是自耕農,朝廷已經給自耕農免稅了,土地只要不超過50畝,都是可以免稅的。如果是在城鎮工作的百姓,如果是在國營企業、工廠,或者在民營企業有正式編制的,也就是繳納一些個人所得稅,而且是得發了工資才交的,對於普通百姓的收入來說個人所得稅也不高。
如果沒有單位編制的百姓,則是沒有人向他們收取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