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卻也有些可笑,大概是見熱鬧大,把做小買賣的也吸引了過來,沿着街兩邊擺了攤子,賣喫食,賣玩意,還有撂地兒說相聲的,要多熱鬧有多熱鬧,不是事先問了賣甜沫的老婦,安然說不定以爲是廟會呢。
好在安然個子小人瘦,七拐八繞倒是擠到了最前頭,見前頭靠着牆搭了高臺上,一溜坐着十好幾位,中間一箇中長臉,留着鬍子四十多歲男人,穿着官府,估計是兗州知府,旁邊肯定就是館子東家跟大廚了。
底下的空地上盤了一溜火竈,鐵鍋,食材,調料一應俱全,旁邊有四張桌子,後頭坐着幾個師爺打扮的人,拿着筆正在登記,前頭派着四條長龍的廚子。
側面是初選的,考的是刀工,切得是蘿蔔絲,這會兒蘿蔔絲已經裝了十幾筐,過了這一關,後面是雞籠子,考的是整雞脫骨。
第一關刀工曬下去了百分之九十,第二關整雞脫骨,又去了好幾位,剩下的也沒多少了,最後就是上竈,後頭一溜評委商量好菜,叫衙差舉着牌子出來,上頭寫着菜名,高臺上專門設案燃香,以一炷香爲限。
流程雖多,卻絲毫不亂,可見這樣選廚子的法子,這位知府大人怕是用不少回了,就是不知道當初的韓子章是不是也是這麼選上去的。
雖說廚子不少,可有真本事的卻不多,大多都是想碰運氣濫竽充數的,也有名副其實的,例如現在這個正切蘿蔔絲的漢子。
別看五大三粗,手底下的活兒卻不差,那把廚刀在他手裏使的遊刃有餘,切出的絲兒異常軍均勻,跟旁邊幾個湊數的一比,高下立現。
旁邊那位負責評判的都不覺走了過來,等他切完點點頭:“果真好刀工。”把他切得蘿蔔絲拿到了高臺上,不一會兒回來問了句:“敢問這位師傅,是南派還是北派?”
那漢子說了聲:“俺在南邊學了十年廚。”就見那位頗遺憾的道:“那對不住了,您還是另謀高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