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2/5頁)
三蔓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蔻說:“辣椒啊,這玩意原產美洲,要在全世界傳開要等到地理大發現之後了。”
十六世紀,也就是明朝。
不過辣椒在明代的《蔬譜》、《本草綱目》裏都並無記載,清初時在《花鏡》一書中才見記載“番椒”一物。
不過她倒是很好奇,問他:“誒,說起來,你們那裏有辣味的東西麼?”
楚留香含笑道:“自然,我們那裏雖不曾有辣椒,卻有薑辣、芥辣,還有茱萸,都有辣味,京城中有家賣芥辣瓜旋兒的,可是一絕。”
秦蔻笑:“那就來嚐嚐我們這裏的辣味吧,等下,我教你們打料碗……芝麻醬加南乳加韭菜花,這是北方以前喫涮羊肉鍋子的料碗,川味火鍋呢會喫香油香菜……啊,香菜就是芫荽,再加上蒜泥耗油,這個看起來雖然油膩膩的,但其實很解辣的……”
調料臺上,十數種各色調料一字排開,任人取用,這裏頭的任何一樣,倘若被他們那時代的老百姓瞧見,恐怕都要大驚失色吧。
光說這雪□□細的鹽,就已不知道超出官鹽多少,要知道,許多地方的官鹽都是骯髒不堪,根本喫不得的,百姓們被強行攤派官鹽,說穿了就是每年花樣百出的盤剝中的一種形式罷了,買了官鹽,還得再從私鹽販子手裏買私鹽,而要說私鹽,也絕對沒這調料臺上隨意擺放的、根本沒多少人正眼看一眼的雪花鹽的一半好。
至於紅油腐乳、油亮的菌菇醬、瑤柱醬,就更不用說了,這些東西楚留香當然也是喫過的,他們那地兒也是有的,只不過價格很是不菲,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喫得上的,山珍海味山珍海味,若不珍貴,哪裏能演化出這樣一個詞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