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氏聽了這話, 便什麼都不說了。
她腹誹道,別人家生養的孩子多,偏心的父母倒也有,但也沒有自家這麼偏心的。像早些年宋青山他們兄弟三個一道唸書, 年紀尚小的時候還看不出誰聰明一些, 但是宋翰林謀得了兩個去京城書院求學的名額, 也不考校他們兄弟三個, 就直接把名額給了大房和三房兄弟倆。
後頭他們兄弟進了書院, 雖然在裏頭表現平平,但讀了十幾年後,到底也是不到二十就都考上了秀才。
只有宋青山留在府裏, 他爹孃甚至還把之前給他們開蒙的夫子都給辭了,說是家裏沒有閒錢,把宋青山送進了一間很是普通的私塾裏。
那私塾先生也不過是個秀才,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所以宋青山一直考到二十來歲,還只是個童生。
後來宋老太太又沒了,宋翰林一個人兼顧不過來後宅的庶務,就讓宋青山在讀書之餘還要負責和佃戶收租之類的瑣碎事。
宋青山乾脆就放棄了學業,一邊負幫家裏收租,一邊專心培養兒子讀書了。
但是儘管宋青山負責的是宋家最大的進項,但是他們二房卻依舊還是家裏最清貧的。
大房的錢氏掌着家裏的中饋,收上來的租子都要交到她手裏。三房的孫氏是個會哭會鬧的,但凡有一些不順心,她就敢哭鬧到宋翰林眼前。加上宋翰林對大兒子和小兒子的偏心,自然是時不時地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