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有宋青山,做着家裏的活兒,還在外頭謀了一份教書先生的職位去給幼童開蒙,那賺到的束脩還得一分不落地上交公中,等過了錢氏的手再發還下來,那就足足少了一大半。
也幸虧他們二房現在只有一個讀書的,不然一家子的日子都得過得緊緊巴巴、相形見絀。
說到孩子讀書,王氏就覺得更糟心了。
宋家三房人的哥兒都在讀書,誰也不見得比誰就笨。
宋翰林依舊是隻拿到了不夠數的名額。
和對待兒子的做法一樣,宋翰林也是想當然的把大房和三房的孫子送了過去。只單獨把他們二房的珝哥兒漏了。
還是王氏回了孃家求了兄弟,拿出了一部分嫁妝,孃家又貼補了一些,湊夠了銀錢去疏通關係,才讓珝哥兒得了一次考校的機會。
不是王氏自誇,他們珝哥兒自小就聰明過人,格外勤奮。比大房三房的小子只有更好,不帶差的。
所以幾乎沒怎麼費勁,珝哥兒就考上了,書院的院長對他還很滿意,把他分到了天子班——而大房三房那兩個,在書院統一組織的初次校考之後,那可是隻進了地字班。
還有一些生活上瑣碎的小事,像什麼從前他們三房媳婦湊在一起,宋老太太就只磋磨她一個。還有大房和三房鬧仗,宋翰林卻怪宋青山這既當弟弟又當哥哥的不作爲之類的,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