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去岳陽》(四) (第2/7頁)
superpand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對這18年“發生過什麼”,《去岳陽》並不會盡述,但,謝蘭生會使用大量隱喻等等藝術手法,讓觀衆們拼湊出來每個人的過往經歷,比如,喜歡跳舞的男二號因被笑“娘”無奈放棄,而喜歡畫畫的男三號……這樣,一方面能造成話題,引發分析還有討論,讓聰明的“廣大網友”秀一秀、顯擺顯擺,另一方面也能介紹介紹文藝片的含蓄魅力。
翻了會兒分鏡腳本,謝蘭生又坐在桌前開始寫拍攝計劃,包括每場的日期、主要角色、次要角色、羣演數目、必要道具、器材……一絲一毫也不馬虎。寫這東西所需靈感不必其他的時候少,導演必須對每一場都有完整的概念。
與年輕的時候不同,謝蘭生在40歲以後喜歡把更多時間撥給拍攝,把較少時間撥給製作。對於後期這個東西他不十分吹毛求疵了。相反,對於主創尤其演員,他越來越溫情脈脈。
謝蘭生對所有演員都有很深的感情。他常常覺得,可能,演員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演的過程中,把他們內心的最深處、把他們靈魂各個角落,都對導演明明白白地坦露了,無遮無擋。好的導演洞悉一切,一個演員在片場的動作、五官、眼神、語言,會出賣他的經歷、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做出的每個動作都象徵着一次泄密。而謝蘭生呢,非常珍惜演員們的“一覽無餘”,甚至覺得,再沒有比一個演員肯釋放內心更迷人的時刻了。
因此,他對演員越來越好。
比如,對未成年男女主角,謝蘭生會不顧成本在演員的家鄉拍攝,讓演員能每天回家,父母也能經常探班,因爲這樣對方不會非常不安非常緊張。
莘野常說,謝蘭生的感情過於充盈了,不管是對電影還是對演員。甚至說,他對每個片場、每樣道具、每首配樂,都能產生很多感情。當然,對戀人的是最多的。莘野則並非如此,基本上,他只喜歡謝蘭生。
電影當然他也喜歡,可嚴格來說,他做深藍,責任佔了絕大多數——比起出演幾個角色,他更想把行業撐起來。他骨子裏的求生欲與征服欲也是原因之一,不過莘野非常清楚,對於深藍,驅使他的並不是極致的愛、激情、衝動這些東西。
…………
謝蘭生在三樓裏面一直寫到莘野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