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釣魚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在後續的諸多實驗中,全球沒有一位物理學家能夠復現出這個成果。
於是兩位教授由此名聲掃地,很多人將整件事視爲一場騙局。
國內還有很多人將弗萊許曼-龐斯實驗稱爲海對面版本的‘水變油’,認爲這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科學幻想。
很多搞常溫常壓聚變放能的歐美民科已迴避“冷核聚變”一詞,改稱自己的研究爲“低能量核聚變”或“凝聚態核科學”。
但是.....
與水變油有着本質不同的是,冷核聚變在原理上其實是具備可行性的。
也就是一個質子俘獲一箇中微子,轉化爲中子,中子與其他的核素髮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出核能,這個過程在純理論...注意是純理論角度上是可以成立的——因爲理論上有量子隧穿這個概念可以開個小掛。
它的難點主要在於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等離子體的密度和約束時間要求就太苛刻了,長時間在低溫下維持一個高密度等離子體.....單是高密度等離子體就夠現代科學喝一壺的了......
不過即便冷核聚變成功的概率很低,後世的科學界依舊沒有放棄對它的嘗試。
例如Nature雜誌就在2019年發表了一篇《再探冷核聚變懸案》的論文,doi是org\/10.1038\/s-019-1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