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時離他流放已過去了十年,歷經兩朝。
其後王行宜一路平步青雲,竇昭生病的時候,他已累官至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位極人臣。
王家本是南窪小姓,世代耕讀。王行宜出事後,王妻許氏爲搭救丈夫,將家產變賣一空。王行宜改判流放後,王家長子王知柄服侍病弱不能行的父親前往西寧衛,王妻帶着剛嫁過來不足月餘的長媳高氏,次子王知杓,女兒映雪過日子。因家無恆產,高氏主動變賣了陪嫁,獲銀三百兩,其中三十兩用來購得良田四畝用來度日,其他的都用來救濟遠在西寧衛的王行宜和王知柄的喫穿用度,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有像高家這樣深明大義的,也有像王映雪的夫家雷氏那樣唯利是趨的。
永明八年,雷氏見曾貽芬被迫致仕,王行宜沒有起復的可能,十四歲的王映雪被退了親。
王映雪一咬牙,索性賣了雷家的聘禮,由高氏的一個陪房出面做起了收購棉花的買賣,這才能支撐起西寧衛這個無底洞,王行宜才能活到被起復。
所以當三伯母告訴母親,父親已經派人把那個女人接到了真定,她和大伯母商量後,決定在大伯母陪嫁的莊子裏見一見那個女人的時候,竇昭大哭大鬧地抓着母親的裙裾不放手。
母親強忍着怒意哄着她。
三伯母卻瞧着靈機一動,笑道:“這樣也好。若是別人問起,只說是帶了壽姑到大嫂的莊子裏頑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