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商人們缺乏認同感,就拼命資助寒門、拉攏後戚,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寒門學子開始不通過士族、書院的門路也能夠晉升,便打破了這種平衡。
這使得恵帝之後的皇帝對寒門和後戚又產生了危機感。尤其是宮變時,後戚們能得到將門的幫助,甚至有私財裝備私兵,這些都是讓君權懼怕之事。
加之士族領袖的薛門損失慘重,士林的大儒們對進入朝廷或是參與政治的心思越來越淡,有的憤而隱居,有的不理世事只埋頭學問,書院裏有官場經驗又有學問的教員越來越少,能夠通過科舉入“士”的寒門學子數量也越來越少,即便有,許多都是隻通讀死書的“讀書人”,而非社稷真正需要的“士子”。
平衡一旦打破,怪圈就越來越險惡。權貴和後戚們互有恩仇,沒有了不停加入的新鮮血液做緩衝,矛盾越來越重;士族沒有了領袖,如同一盤散沙,國子監中寒門學子被打壓嚴重,而權貴等可以蒙蔭入士的子弟卻無心向學,攪得國子監中學風極差,有心教學的大儒也紛紛求去……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既不敢寵愛派系越發嚴重的權貴、後戚,又不能重用寒門引起反彈,何況寒門學子良莠不齊,有才者往往還偏激,不是太過高傲,就是過於自卑,絕非能託付重任之人;
想要重振士林,但士族是唯一不依靠權勢、地位來提升的族羣,他們需要的是時間、積累、才華、心性、品德,根本沒有辦法“製造”出來。唯一一個滿門桃李的薛家,也在當年宮變時控制不住局面,被當年和薛家有私怨的勤王之人滅了滿門,根本無法恢復元氣。
可以說,如今的情況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寒門投效無門則更無以爲繼,窮人看不到出頭的機會,便不會捨棄一切讓孩子去讀書;
權貴出身的人爲了家族利益,往往不能完全從百姓的福祉考慮,所以政令越來越苛刻,百姓越來越疾苦;
後戚們爲了爭奪輔佐“太子”的政治籌碼,像是一羣狼一樣對着皇宮裏的皇子們窺伺不已,隨時準備着用自己家族的女兒填充他們的身側;而殊不知這種急着確定下一任接班人的做法,卻讓皇帝更加坐立不安,更加不敢寵愛出身高的嬪妃,擔憂她們會成爲後戚家族的女孩們進入宮中的最好倚仗。
所以纔有袁貴妃之受寵、大皇子二皇子被冷落,劉凌的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