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後來幾位皇帝時,寒門、後戚大族和士族已經有了一種非常好的平衡。寒門通過士族開設的書院、私塾、或收入門下進行學習,然後得到書院或有實力的家族進行推薦進行科舉,真正有才的人能夠進入朝廷,然後通過聯姻或者互相幫助的方法再和權貴進行身份上的轉變,最終齊心協力地輔佐君王。
這中間任何一環打破,整個平衡都會失調。
例如寒門得不到士族的幫助,便不可能進學,但士族的名氣,卻是通過培養了多少個“士”而得到提升的;
得到了士族的幫助進學,卻沒有有力之人的推薦,那也無法科舉。相反,一旦你舉薦了一個真正的人才,你便是他的伯樂,很多在地方上一輩子都沒辦法回到中樞的官員,全是靠師生舉薦的情誼被投桃報李;
而權貴家族即使要聯姻,也不可能和沒有出身的飯桶聯姻,能最終通過層層科舉站在金殿上的,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和他們聯姻,自然而然的大浪淘沙,重新讓家族吸收更好的人才、生出更優秀的後代,不至於全變成近親結婚而生出的廢物,斷了家族的延續。
因爲高祖開了一個很好的頭,很長一段時間,權貴並不以和寒門出身的新貴聯姻而覺得丟人,一直干政的後戚因爲士林與寒門的聯手,在這方面也會有所收斂;
士族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雖不幹權,但以自己的言行指引着天下的學子向着正確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武,有“武士”;在文,有“文士”;在官,有“士大夫”,各行其道,雖不完美,卻穩若泰山。
但到了恵帝以後,他的愛財使得很多有錢人也顯達了起來,後戚之中出現了商人,微妙的打破了平衡。
譬如恵帝時,原本想要做些什麼都要通過大臣們“允許”纔能有錢使的恵帝,因爲得到了商人們的資助,幾乎是可以爲所欲爲,根本不必管戶部裏有沒有錢、內庫夠不夠用。
這使得老牌的權貴們有些恐慌,拼命收緊手中的權利,同時對商人們厭惡至極,士族也是如此,對他們來說,商人誘使皇帝不遵從“仁道”而是以滿足“私慾”爲先,顯然進入了‘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