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官場上,甚至有一句話,叫做“方家保,半朝不倒”,意思是隻要方家願意出面保你,哪怕半朝人都敵對你,你也不會倒。劉未在官員任免、考覈上的權利被大大削弱,甚至不敢多開科舉,因爲即使是科舉上升的寒門,在權衡利弊之後,也會迅速地倒向方黨那邊。
在這個官場上,你不和他們一起玩,就要被無情地剔除掉。寒門讀書十載是爲了做官的,要是爲什麼氣節,何必還來科舉?
民間都對劉未不開恩科怨聲載道,更有很多等着科舉取士的士子直接說“若是薛門還在,皇帝必不會如此”,言語中頗有皇帝懼怕讀書人之意,只有劉未自己有苦說不出,他不是不想開恩科,而是開了恩科進了金殿的人若不是自己人,只不過是給方黨貢獻力量,他又何必如此?
也許是皇帝不開科舉的舉動讓方孝庭感覺到了自己恐怕操之過急,又或者是底下人的壓力太大,他們自己也無法吸納新鮮血液,幾番博弈之後,纔有了皇帝擁有“金殿直入”名額的事情,一場科舉,皇帝至少還能安插幾個自己的人進來。
但對於大局來說,全無用處。
方孝庭這局,還在他只是吏部侍郎、王宰一手遮天之時就在佈置了。他年輕時好學有禮,在國子監和禮部都待過,拉攏了不少有能之人,待他上任,幫着劉未剪除了王宰的力量,劉未還一直認爲方孝庭實在是大大的忠臣,甚至娶了他的嫡出孫女兒,很快就讓她誕下了子嗣。
如果不是當年有被官官相護逼到家破人亡的官員上京告狀,被大理寺卿莊駿悄悄帶到劉未這來,也許劉未還一直沒有警醒,任由方孝庭繼續把持吏治,自己還會傻到忌憚王家餘下的實力,真的去扶植老二爲儲君,以打消勳貴們輔佐老大的心思。
這方孝庭太過老奸巨猾,又太過能忍,人生有幾個二十年?何況他佈局時已經是年近五十,有多少人能篤定自己佈局二十年,不是爲別人做了嫁衣?僅此一點,方孝庭就是世上難得的梟雄。
甚至於送性格最謹小慎微的嫡孫女入宮,從不出頭也不爭強,直忍到生下子嗣,大約都出於方孝庭的謀劃。
那時候劉未內憂外患一堆,太后早喪讓他錯失了許多機會,若是他母親還活着,以呂家爲首的後戚未必不能和方家一較高低,有他母后作爲中間的協調,也不至於讓任何一家權利大到可以阻礙他施政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