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浮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弼愣了下,問道:“全部兌換?51億港元?”
“對,全部兌換。”黃恩博點點頭說道。
置地收購牛奶結束後,香港股市不會立刻崩塌,因爲前兩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西方國家金融動盪,國際遊資大批量離開歐美,其中有不少來到了香港,自然也進入了股市及地產行業,加上港府準備興建地下鐵路,各大上市公司年底大幅度分紅,使得1973年初香港股市還能維持兩個多月。
不過這兩個月跟之前已經完全不一樣,更像是一種穩中慢慢上升的節奏,不似1972年大幅度上漲,這種情況下,不要說附帶利息的槓桿融資,就是正常購買股票也不划算,還冒着隨時股市崩盤的危險。
歷史已經有一些改變,這種時候黃恩博可是會嚴控風險,沒必要在這最後一刻被坑了。
目前的整個香港,能讓黃恩博感興趣的股票,也就是剛剛上市的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未來四大家族的股票,雖說後續股災之中這些股票也會下跌,但剛剛上市的時候不收購,一旦等到有眼光的人長期持有,那想收購就不容易了。
而剛剛上市的公司,與牛奶國際、九龍倉、置地這種已經上市超過幾十年的完全不一樣,後者流通的股份非常多,什麼時候收購都無所謂,股價高則拋售,股價低則吸納。而前者則是流通股非常少,最佳的收購時間就是它們剛剛上市或者對外增資的時候,想收購到非常多的份額,就不能只考慮最低價格收購。
但長江實業上市時,總市值才126億港元,新鴻基則多一點,即使收購它們10的股票,也要不了多少錢,渣打那邊賬戶裏的資金足夠了,還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