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評話渝州》中寫道:“‘望天門’則是最爲繁華的一處水門,人稱‘大碼頭’”,而自古水埠碼頭附近必有繁華之地,十九街就是這樣一個所在。
要說這十九街名字的由來,那可真有趣得緊,傳說古時候這街上不多不少開着十九家茶館、十九家酒樓、十九家妓院。
茶館和酒樓都有得數,妓院可就沒數了。街頭臨着嘉陵江碼頭有家春香樓,街尾靠近渝州總商會有家如玉館。船伕商賈們若趕時間呢,下了船就上春香樓,若是能偷得浮生一“夜”閒,那就順着十九街往上爬,爬到另一頭,便到了如玉館。
可這五里長的十九街,掐頭去尾,卻還能找到十來處暗窯子,她們不愁生意,江水上漂了十天半月的漢子,總是急不可耐地把錢送上門去。
也有想賴賬的,遇到這種事情,趙十九就提槍上場了。“趙十九”不過是他的諢號,此人明面兒上是警察署的人,掌管着十九街和周圍區域的治安,暗地裏卻黑白通喫,帶着一幫弟兄挨戶收保護費,嫖客賴賬事兒小,他趙十九少拿保護費事兒大,這不,請來趙十九,沒有擺不平的局。
以上便是十九街的一斑風花雪月。
大旗軒統元年,冬月末的這一日,天將擦黑,霧氣從江面上升騰起來,又淤積在山巒屏峙中,繚繞着不肯散去。三嬢嬢踩着那雙半舊的繡花棉鞋,拎着厚重的裙裾子,氣喘吁吁地,順着十九街一眼望不到頭的梯坎兒往上爬。
三嬢嬢長了雙“天足”,打小沒纏過,這在當時可是稀奇。蹬着雙天足爬起渝州城這無處不在的石梯坎,簡直快過扛“滑竿”的男人。要說這雙腳,她自個兒總也說不清是命運造就了這雙腳,還是這雙腳造就了她的命運,這都是後話了。
這會兒三嬢嬢“哈哧哈哧”地爬着梯坎兒,爬得急,臉上紅撲撲的,還透着些喜色,把個一旁扛“滑竿”的劉老漢看饞了,扯着嗓子打趣道:“哎唷!三嬢嬢上滑竿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