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滑竿”是那時候山城渝州的特色交通工具,兩根粗毛竹竿子上綁着個藤椅,由前後兩個漢子抬着,指哪兒到哪兒。
三嬢嬢轉頭看了看,彷彿動了心,“要錢不?不要錢就耍。”
劉老漢咧了嘴,“你那些唱戲的女娃兒要錢不要?”
三嬢嬢衝他啐了一口,不知道是不是動了火氣,腳底下利索起來。
劉老漢在下面喊着:“就是你也行嘛!”
三嬢嬢一轉身,將腰一掐,“我日你個仙人闆闆喲!”
臺階下面一陣鬨笑,三嬢嬢可不管那麼多,她活了三十來年,向來是想罵就罵,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偶爾的,想笑的時候也哭,那是爲了誆人錢物。
這邊三嬢嬢着急忙慌地爬着梯坎兒,那邊 “蟲二茶樓”房頂上的瞭夫馮三眼便對着樓前迎客的大跑堂比劃了幾個手勢,大跑堂魚得水一抬臉,小眼睛轉了轉,心裏便如明鏡兒般了。
蟲二茶樓位於十九街中段,來這裏的人,就像來十九街的人一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所謂“蟲二”,不過是“風”字和“月”字去掉個外框,寓意“風月無邊”。因着渝州城這特殊的地形,茶樓裏請了個耳聰目明的瞭夫,人稱馮三眼,至於他的真名叫什麼,十幾年來沒人能說得清,只知道他在屋頂上伸着脖子這麼一瞧,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來了些什麼人:西邊船塢廠的劉老爺,東邊梅氏洋行的陳買辦,北邊較場壩的徐幫主,南邊賭船上一輸錢就來喝茶賒賬的張無賴……乃至各人過來還有多少腳程——馮三眼一目瞭然,再和茶樓前的大跑堂魚得水一接應,這邊比劃個手勢,那邊就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