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小孩投胎投得巧,生在狀元家,長在皇城根,平日裏往來的皆是能入翰林的飽學之士。
這終日耳濡目染之下,哪怕只有三分天分怕是也能養出十分的出息來。
更別提他本身也聰敏伶俐。
好在祝允明他們幾人大多也是少年成名,平日裏時常與諸多吳中名流往來,倒不至於太豔羨文哥兒的好運氣。
幾人聊着聊着,都對文哥兒這位小神童頗感興趣。
祝允明興致盎然地提議道:“不如我們都寫首詩去與他交個朋友,隨着岳父寫往京師的信給匏庵先生帶去,一來可以請匏庵先生爲我們指點幾句,二來可以託匏庵先生把我們的詩轉交給王家那位小神童。”祝允明越說越覺得有意思,“要是他能給我們回首詩,我們就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三四歲就能詩能文了!”
唐寅聽了祝允明的提議,自然是第一個響應,還饒有興致地說道:“既然這位小神童是匏庵先生的弟子,字肯定也寫得不差吧?等我激他寫給我們瞧瞧!”
唐寅交朋友不看對方的年齡、不看對方的出身,就看性情合不合得來。像他與祝枝山相差九歲,還不是當了好些年的知己好友?
如今他雖沒見過文哥兒這位頗爲有名的小神童,卻覺得這小孩並非循規蹈矩之輩,說不定他們很聊得來。
這位小神童可是匏庵先生的弟子,四捨五入便是他們吳門中人,吳門同輩之間在書畫上而切磋切磋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