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高王莊人在土地的問題上,那幾乎是寸步不讓啊,一個談不好,當場都是要動鋤頭、拍鐵板,親爹祖奶奶地動手幹架的。因爲土地劃分這事兒,高原光勸架就不下十場。
但受的這個罪,高覺得值得,只要前期劃分合理,後期就不會再有麻煩,而且將來管理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地皮劃分完以後,那就是找施工隊建棚。本村以張富春爲首的一羣人,倒是有這個手藝,頭幾年大媽家的棚牆,也都是張富春等人給施工乾的。可這一下子要建60多座大棚,張富春一支隊伍又怎能忙活得過來?
好在母親給遠在中村的主任劉建業打了電話,然後通過劉建業幫忙,找了中村一帶整整5支包工隊,開着手扶拖拉機趕到了高王莊進行支援。
東面田地裏開始忙着建棚,高原和大江就組織人手,在村西的葫蘆口處,開始大面積植樹造林。“防風帶”這一設想,高原還是受了北海灣的啓發,那裏的海邊就有一片片的防風帶,而且效果相當實用。即便海邊的風再大,通過防風帶的降阻以後,吹到廠子裏也就成了微風。
那年九月,在那個不冷不熱的季節,高王莊這座貧瘠的山村,似乎比擁擠的縣城還要忙碌。但這種忙碌,因爲有大山和土坡的阻擋,使得外面的人幾乎無從知曉。哪怕大山對面的村莊,都不知道在他們山後,竟然早已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大運動。
臨近十月時,黃瓜纔開始嫁接,爲確保萬無一失,不僅俊蘭各個大棚裏去做指導,這事兒就連縣農業局也驚動了!他們沒想到高王莊的人,行動竟然如此迅速,而且純靠自力更生!
於是局裏當即派出了7名技術員,親臨高王莊一線進行技術指導。畢竟局裏的日子也難過啊,縣裏的政策轉向,農業開始坐冷板凳,再加上“大蒜事件”那口黑鍋,到現在也沒讓局裏抬起頭。而高王莊很可能就是一個典型,高原的那份報告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所以高王莊的建設,農業局是絕對不能缺席的。如果事情最終的走向,真如高原報告裏寫的那樣精彩,到了明年開春,就是農業局揚眉吐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