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專家、有大棚、有資金,高王莊人那還不得卯足了勁兒幹?這樣的機會如果還不努力抓取,如果不能把大棚幹好的話,往後在村裏都得被人笑掉大牙。
高原的腦子是一刻也不得閒,那邊種完樹之後,他這邊還要考慮農資採購的問題。如果大夥兒單買的話,價格肯定會貴;如果由村委辦一個農資站,對農資產品進行集中採購,那價格勢必就能降下來一截。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他找縣裏的農業專家,討教蔬菜種植,都需要置辦哪些農資產品;然後他便讓大江開車,帶着自己和張傳喜,去縣裏、市裏的農資廠談採購合作。
果然,成批量的採購,尤其是有機肥料的採購,價格果然還能再降上三成,這裏面的水分着實是有些大。農民之所以總喫虧,就是缺少這種多跑、多談、多瞭解的本事,所以他們纔會被中間商不停地刮油水。
村委之前囤大蒜的幾間空調房,直接被大江給改成了農資站,高原冷庫的補貼款也發放下來了,他拿這十萬作爲本金,直接投資到了農資站裏,用來進貨。
張傳喜在忙完大蒜收購之後,一直也沒什麼正經活兒,高原索性就讓他負責農資站,給村民售賣農資產品。高原也不黑心,七成價格進的貨,賣給村民只加一成。如此一來,也比村民跑遠道兒,去鎮上購買便宜兩成。
農資站的目的就是薄利多銷、服務於民,之所以掙那一成,主要是不能讓村委的人白忙活,發點兒獎金、送點兒禮品,大家心裏也熱乎。
而時間來到10月中旬的時候,大蒜價格又漲了,一塊五一斤!高原囤的蒜,已經升值了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