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學者認爲,歷史在中國80後文學中是缺席的。對此,你怎麼看?
據我所知,很多年輕作家有不少對歷史的描述。某些學者所謂的年輕作家作品中的歷史缺席,其實說到底就是年輕作家沒有把作品背景放到“文革”、“大躍進”、“反右”、“上山下鄉”等他們所經歷的特殊時期。說真的,我雖然對那段歷史略知一二,但要我把小說或者散文的背景直接放到一個我沒有經歷過,但在人類文明史上又極其特殊的年代裏,我沒有那個勇氣和信心,況且見證者大多都在世,年輕作家寫起來很容易鬧笑話。那個時代,沒有經歷過的人相信很難體會。很明顯,就算年輕作家寫了,某些學者也會跳出來冷嘲熱諷地說,小作家還是要活在當下,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代,把背景放到父輩的特殊經歷中是不可取的,因爲你們寫得漏洞百出,你看,那年代裏,xx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新世紀以來,80後文學一直被貼着“青春文學”的市場標籤,80後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被遮蔽了。
文學就是文學,青春文學、嚴肅文學,甚至穿越、宮鬥、科幻,都是文學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文學只有好的、壞的,好看的、難看的。當然,這個好壞的評判標準因人而異。
編者按:本文根據2012年11月《南都週刊》專訪整理。
答臺灣記者問
不是每件事都能給人生帶來什麼,人生的時光,總需要去度過。我選擇這樣度過。
媒體都說你是80後的代表人物,但是我們發現,中國的80後其實是很鬱悶痛苦的一族,難道你也有很痛苦的一面沒被大家看見?我們該怎樣看這件事情?
我時而痛苦這件事情,你們不需要了解,我只要冷暖自知就可以。世界上最成功最幸福的人,其實都有痛苦的一面,只是沒有被大家發現而已。
你說你只代表自己,但你也幫企業做代言,也很順手。你在這中間怎麼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