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2/2頁)
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過了兩年,梅吳孃的老公梅大榕從番邦回來,讓梅吳娘又大起肚子,九個月後,新添的人丁出了孃胎就吹喇叭,嘹亮得幾里地都聽得見。而門一開人們看到的卻又是個死仔,也是個男的。
隔着一百多年,在機場等候誤點航班的梅曉鷗想象這個祖奶奶如何麻利地把男仔一個個頭朝下按在半滿的馬桶裏,心裏數"一、二、三、四……"好了,討債的回去了。梅吳娘就這樣連着殺死梅家三個男嬰。婆婆舉着燒火棍上來,嘴裏不乾不淨,說一年六七擔米就喂出一口生賠錢貨的,生出的男仔個個是死的!梅吳娘手大腳大,燒火棍哪裏捱得着她?不知道在她碗口粗的腿上斷掉多少燒火棍。她一面攥緊婆婆的燒火棍在膝蓋上撅,一面還要糾正婆婆:囡能賠多少錢?一百個綁一塊也賽不過梅大榕的一根錢毛!後來公公婆婆老弱了,全憑梅吳娘伺候,也就都乖順起來,不再敢提專門生賠錢貨的往事。只是在聽說鄉間誰家新媳婦生了囡的時候,老夫婦便會得到一點陰暗的慰藉,相互分享些不可告人的惡毒快樂:福分夠薄的,頭生是個囡。梅吳娘便會悠悠地吸一口水煙,回敬他們說:囡好啊,哪點不好?不賭,不嫖,不抽,不喝,荒年來了不上山做土匪,出息了也不會挑唆大家造反推翻朝廷,囡沒哪點不好。公公婆婆如今都不惹她生氣,都是不頂嘴不擡槓的乖老人,因爲他們的兒子都留在番邦了,人不回來錢也不回來,家裏養蠶種地全靠梅吳娘一雙大腳兩隻大手,最忙的時候,梅吳娘出嫁的囡會從婆家回來兩個,湊成三雙大腳六隻大手,田裏、集市地跑,因此別家還在忙,她家早閒了。
祖奶奶梅吳娘把三個男仔溺死在馬桶裏的傳言,誰都沒法證實,不過人們都認爲她是幹得出來的;她太怨恨太小看男人了。嫁到梅家之前,梅吳孃的孃家村裏就都是梅大榕這樣的男人,出洋去番邦淘金沙,死了一半,活着的帶上全部金沙兌換的鈔票鑽進賭檔丟光,只能再回去做驢子拉鐵軌、拉枕木,因爲金沙已經不給黃面孔的華人淘了,硬要淘就收你高過白麪孔鬼佬五倍的稅金。梅吳孃的老公梅大榕花了幾年工夫淘出一把金沙,歸途中拿出家裏帶給他的定親畫像,畫裏是個有眉有眼,有肥有瘦的十六歲女仔,一把金沙換的錢給她蓋一幢藏嬌碉樓,再給她打一對金耳環、一個金戒指應該足夠。當時東莞、惠州一帶風氣就是俊俏女仔家裏只收出洋男仔的帖子。梅大榕到達家鄉碼頭之後,卻連畫像上的吳姓囡都沒見一面就原船返回了番邦。因爲他連見吳姓女仔的洋服和鞋子都沒有了,都在船上的賭桌上輸出去了。
機場廣播響了,爲北京開來媽閣的飛機繼續誤點致歉。曉鷗看了一眼手錶,飛機誤點兩個多小時了。而梅大榕當年結婚誤點可是誤了十年。頭回他回家結婚之前,用幾顆金沙給沒過門的吳姓姑娘買了見面禮:一雙山羊皮女士鞋,不顧尺碼只圖心意;一把番邦貴婦都打的鏤花絲綢傘,人多了遮面目,人少了遮太陽擋灰塵。除去船票錢,還剩五十多塊美鈔,一小半用做拜堂,一多半用做蓋房。像所有淘金返鄉的中華男子一樣,阿祖梅大榕穿的是舊貨店買的洋服洋帽,拎兩個洋麪口袋,裏面裝着回鄉贈送親朋好友的洋物件,從用剩了一半的香粉盒到喫空的糖果罐。船是中國公司的汽船,上船當晚就有二十個人入了底艙的賭局。梅大榕還不是頭一批淪落的人,並不是因爲他品格比同伴高,而是他上船暈了三天海,暈得命都不想要了。第四天發現一帖治暈海的妙方:賭錢。一賭他可以不餓不渴不困不解手更不暈船。底艙擺開二十張桌子,骰子和骨牌同時碰撞,金玉一般悅耳,響得人什麼心事都沒了。一個半月之後船靠廣東岸,一半人上岸,一半人隨船返回番邦金山城,繼續打山洞,鋪鐵軌,要麼填海造田讓洋人收糧。因爲這一半人的錢在船靠岸前輸光了,連返航回金山城的盤纏還是跟航運公司賒的賬。
所以梅吳娘頭次坐花轎的指望落空了。聽說梅大榕連船都沒下就返回金山城,十六歲的她以爲畫匠把自己畫走了樣,人家給畫中人嚇回去了。吳家人誠惶誠恐,收下梅家又一份厚禮,更是不敢打聽緣由。直到梅吳娘終於坐上花轎,入了洞房,才從新郎梅大榕口中得知緣由。新郎把三次原途返回金山從而把梅吳娘從十六歲耽誤到二十六歲當成畢生最大功業講給她聽。梅吳娘這才明白孃家人何故源源不斷收到婆家厚禮的原因。梅大榕第四次登上回國返鄉娶新娘的汽船,便用刀割開手指,喝了一碗血酒,對大洋盟誓,假如再賭,大洋對他千萬別客氣,讓千般海獸萬種魚蝦零食了他。航程過半時他的手指刀傷痊癒,突然撿到一塊光洋。他允許自己只把這塊光洋玩出去。一塊光洋玩成十幾塊光洋。他沒想到那十幾塊錢出奇地經輸,輸出去又贏回來,遠遠看到家鄉山影時總算全輸光了,可是輪船將拋錨的一刻他又大贏幾注,十幾塊錢變成了一百多塊錢。他一登陸趕緊把從小新娘等成老新娘的吳姓姑娘迎娶到梅家。
洞房花燭夜,等到了二十六歲的梅吳娘聽到的就是新郎的這樁豐功偉業。梅大榕於是被鄉里鄉親當成了王。背朝天面朝地做苦力掙來的房屋田畝算什麼?了不得的人都是一眨眼掉進錢堆的。這一種財叫橫財,是命給的,什麼比命厲害?梅吳娘在洞房裏那一刻就知道新郎會怎麼收場。新郎在家閒了幾年,看着自家的樓起來,看着桑林一片片擴大,綠了又枯,枯了又綠,看着桑蠶漸漸肥了,做出繭子,變成蛾子,輪迴往返再而三,同時也看着梅吳娘生下一個囡又生下一個囡再生下一個囡,看得他日日哈欠連天,懊惱自己一筒煙工夫得來的錢怎麼去得如此艱難滯慢,還想不通在船上錢來時那樣石破天驚,而錢去時竟跟億萬衆生毫無二致:戰戰兢兢無聲無色。他早聽說一個並不遙遠的地方叫媽閣,擺着千百張賭桌;充滿三更窮,五更富,清早開門進當鋪的豪傑。可惜媽閣給另一族番邦佔去好多年,反而不讓他梅大榕這個本邦人隨便進去。就在媽閣海關外面,梅大榕找到一個賭檔。那一夜錢去得一瀉千里。第二天他回到家便打點行李,趕下一班船過海返金山城。梅吳娘問:不是說再也不去做白鬼佬的驢子拉鐵軌了嗎?他懶得回答,背上行李出村了。前腳他上船,後腳來了收樓收桑田的人。梅吳娘背一個囡抱一個囡身後還跟一個囡,半張着嘴看人家內外丈量,一面跟按了梅大榕指印的契約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