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2/2頁)
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達北京已是晚間九點多。媽閣飛回國內的飛機照常誤點。她先撥了個電話給史奇瀾。電話關機。當然關機。繼續墮落還是挽救工廠和他自己,老史都必須依靠關閉的手機屏蔽掉外部世界。老史的外部世界現在沒什麼好山水了,滿是討債人的嘴臉:殺氣騰騰的、憤慨的、絕情的、慘兮兮的……
第二個電話是給老劉打的。她說媽閣最近生意清淡了一些,正好偷閒在家抓抓兒子的功課。老劉說他們部裏派人去西非幾個國家考察,要在那裏開大型電廠和農作物加工廠,教非洲人務農。曉鷗瞭解老劉,他在手機上風馬牛的答話證明他老婆正和他緊密廝守。他們可以儘管各說各的。她有什麼要跟老劉說?無非是段凱文。段總的項目上了北京日報和晚報,標題叫"讓邊疆人民住上北京的人",老劉熱烈推薦曉鷗讀一讀。可她人在媽閣,怎麼讀呢?上網讀啊!老劉說自己五十多一把歲數卻已經上網讀報讀慣了,何況年紀輕輕的梅小姐!老劉不笨,知道曉鷗想聽什麼,題外話其實很點題:段總正在大展宏圖,亮相率這麼高,會是區區的賴賬小人嗎?他若賴賬連藏身之地都沒有。
曉鷗跟老劉道了"拜拜"。然後她打開筆記本電腦,北京日報的網站登出三張照片:段凱文和段太太站在沙盤前微笑(段太太一副世俗笑臉,腰圍富態,油光光的妝容),沙盤上林立着大羣的迷你高層住宅樓。另外一張是戴安全盔的段總,挨着設計師們,向遠方伸出指點江山的領袖手臂。最後一張是和一羣建築民工合影的。看上去民工們和段笑得都有些傻,像啞劇面具,但願段沒有欠發民工的工資。
她進入自己的郵箱。第一封郵件是個匿名者來的,她的防火牆提醒她,可以拒絕這位陌生訪者。
曉鷗卻讓陌生訪者進來了。原來訪者不陌生,是改頭換面的史奇瀾。老史躲在關閉的手機、停業的工廠、密封的門窗後面運作了個新網站,出售硬木傢俱和雕刻。一件件作品配上解說詞和音樂,未語先聲,異國風情的樂器奏出單純的海洋島國土著的旋律,接着一片南國土地淡入,解說員告訴你,小葉紫檀的故鄉南洋羣島在七十年前的模樣,畫面漸出現泥沼中的樹林,畫面淡出又淡入,樹林稀疏了。解說員又告訴你,這是五十年前的紫檀樹們,多少年才能長一毫米,畫面淡出再淡入,樹林不見了,只剩一些瘌痢枝幹,似乎沼澤地原先種下的是一片林子,而收穫的卻是一片柺棍。解說員於是告訴你,小葉紫檀被伐得差不多了,這些還沒長成樹的幼苗其實已是老壽星,歲數在一百到一百五十歲之間。因而這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昂貴木材。畫面再次淡出淡入,那片"柺杖"被收藏之後,正被一雙手打磨,木質在這雙手下漸漸閃動靈光,鏡頭再一切,木料已經圓熟潤澤,看上去微帶體溫,如同活物的肌膚,畫面展開,那雙手上拿着的是一個筆筒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