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半農大概感性強於理性,竟輕信清華書局版許堇父序與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記傳聞,以爲《海上花》是借債不遂,寫了罵趙樸齋的,理由是(一)此書最初分期出版時,"例言"中說:
所載人名事實,均系憑空捏造,並無所指。
劉半農認爲這是小說家慣技;這樣鄭重聲明,更欲蓋彌彰,是"不打自招";(二)趙樸齋與他母妹都不是什麼壞人,在書中還算是善良的,而下場比誰都慘,分明是作者存心跟他們過不去。
"書中人物純系虛構",已經成爲近代許多小說例有的聲明,似不能指爲"不打自招"。好人沒有好下場,就是作者藉此報復泄憤,更是奇談,彷彿世界上沒有悲劇這樣東西,永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胡適分析許序與魯迅的小說史,列舉二人所記傳聞的矛盾:
許:趙樸齋盡買其書而焚之。(顯然出單行本時趙尚未死。)
魯:趙重賂作者,出到第二十八回輟筆。趙死後乃續作全書。
許:作者曾救濟趙。
魯:趙常救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