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魯隱公十一年,即公元前七一二年,這是隱公攝政的最後一年,同時也是他去世的一年。
根據諡法,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見美堅長曰隱。
而魯隱公明顯是不顯屍國,指其沒有成爲國君,卻是佔據着國君的權力,最終沒有完成他的任務。
這一年春季,滕國國君與薛國國君來朝見魯君,爭執朝拜的先後順序。
薛國國君表示,他先受封,薛國應該先朝拜。
滕國國君表示,他是成周的卜正,姬姓諸侯,而薛國只是外姓諸侯,我不能落在他的後面。
於是,魯隱公讓公子翬去與薛國國君商量,公子翬就向薛國國君表示,薛侯和滕侯前來魯國,我國國君是很歡迎的。但是成周有一句俗語,‘山上有樹木,工匠便測量;賓客有禮貌,主人就要選擇。’。想當初諸侯成周會盟之時,異姓諸侯都是在後面的。就算是我國國君到貴國去,也是不敢與任姓諸侯並列的如果薛侯加惠於我國國君的話,那麼就請同意滕侯的要求。
薛國國君因此不再跟滕國國君相爭,讓滕國國君先禮。
魯國此時的威望可見一斑,魯隱公在魯國也是做得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