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雖然是知道元朝之時纔有人將這句話寫進《雙調蟾宮曲》中,可是將兩地比作天上人間從唐代開始就從阿比聚義的詩文中出現了。
張凡如今身在其中一地,這座有着四千多年文字記載的蘇州城中,倒也頗有一番感觸。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可謂是從古至今繁榮發達,文化經濟長盛不衰,素有“絲綢之府”、“園林之城”的美譽。上輩子的張凡不是沒有來過蘇州,那時的他因同學的邀請曾經來過這裏居住過幾天,雖然當時的他也覺得蘇州很美,可是和眼前的一番景象一比較,後世的蘇州就有些相形見拙了。
這典型的江南水鄉,讓首次來到這裏的映月,特別是朱翊鈞都感覺彷彿身在夢中一般。尤其是朱翊鈞,這位當朝太子,將來這整個天下的擁有者,再知道了自己家的土地上還有如此美妙的一處地方,實在是讓他高興了很久。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電壓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張凡等人的到來,蘇州知府王遠懷爲人頗爲正直,只是前來和張凡做一番官面上的接待事務。鎮守太監魏源那是極力追捧張凡,在加上蘇州各家大戶代表也是一同前來迎接張凡一行人的到來。張凡倒是沒有什麼,畢竟久而久之,他也就習慣了這種場面,倒是朱翊鈞很是討厭這些,面上不耐煩的表情毫不收斂的顯露出來。張凡看到了馬上拒絕了衆人的邀請,推說一路勞頓很是乏了,想要先行休息。衆人自然稱是,可是在這裏的不是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就是在激烈商戰中勝出的精明人物,怎麼會看不出張凡是因爲朱翊鈞的原因而謝絕了自己的邀請。這些人沒見過朱翊鈞,如今看到張凡以今日如此遵從的地位卻要對一個小孩如此低聲下氣、看眼色行事,不由得都紛紛對朱翊鈞的身份猜測了起來,只不過他們都猜朱翊鈞可能是某一家王公貴族的子孫,此次陪着張凡一同來江南遊覽,卻是沒有往太子這個身份上想。
魏源此次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知道張凡要來,然而知府王遠懷有不怎麼待見自己,於是便撇下王遠懷,獨自前來張凡處打點。而王懷遠卻是不屑這些,卻也沒有過問什麼。於是張凡一行人便被魏源安排到了一座在蘇州城中佔地機器廣大的華美園林中居住,便是頂頂大明的拙政園。這座園子在蘇州城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是正德四年有王獻臣購得,並委託畫家文徵明做設計,歷時十六載,這園子纔算是建成,哪知王獻臣沒過多久便死了。這整座拙政園更是被王獻臣的兒子在一夜豪賭之間全數輸給了徐氏。
魏源做這蘇州鎮守太監時間不短,他倒是眼力不錯,看上了這座園子。把如今這園子的擁有者網羅了一些罪名,這園子如今便算在了魏源的名下。如今他更是發揮着這園子的作用,把它用來招待張凡,這是一種投資,爲的不過是從張凡身上榨取利益罷了。只不過他並不知道,想從張凡身上榨油,困難度是很高的。
拙政園佔地七十八畝,這園子如今還不向以後那樣被人分一爲三,如今的拙政園還是一個整體。亭中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白牆黑瓦。園中的建築並不多,卻是重了很多花草,這不僅是因爲拙政園所在的地方土質鬆軟、溼氣太重,不適合修剪大規模的建築羣,更主要的是當年這座園子的擁有者王獻臣和設計者文徵明皆是喜愛花草之人。庭院中最多的便是荷花,就連建築的名字也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之如此做是想表達他孤高不羣的清高品格。
張凡在查證了這裏並非魏源爲了籠絡自己而臨時迫害什麼人家所得來的,而且原先擁有這裏的人家確實做過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便住了下來。坦白的說,張凡對這個地方很滿意,也不知是因爲園中多有河塘湖泊,還是此地風水好,在這炎炎夏日,外面烈日當頭的時光,人在屋中竟然感受不到一絲炎熱,而且還不是有徐徐威風出來,讓人很是心曠神怡。如今的張凡在心中更是生出了一種將來要在此終老的打算。
朱翊鈞更是喜歡這裏,不光是因爲這裏的景色極美,而且讓人舒坦,更是因爲這裏的恬靜感是他所沒有體會到過的。話說紫禁城中的面積要比這裏大得多了,就連只是自己居住的東宮也要和這裏差不多大小,可朱翊鈞在那裏總是感覺到空曠和寂寞。這裏卻不一樣,這裏雖然也很空曠,卻充滿了生氣;這裏雖然也很寂靜,卻不讓人煩悶,反而讓人舒心。只是有一點朱翊鈞十分不滿映月也很喜歡這裏的景色,與她自小居住的西南不同,這裏並不像山中的溼熱,反而很是寬廣。只是映月又一點十分不滿的地方,這和朱翊鈞不滿的地方其實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