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出海航行的商人們。他們一開始對於朝廷派戰船護航這件事情並沒有報什麼好感,以爲這只不過是衙門變着法子來向他們要錢罷了。不過經過這段時間倭寇的劫掠,再加上大明水軍的勇猛表現,商人們頓時改變了看法,開始擁戴起來,更有甚者已經達到了歌功頌德的地步。等那些晚些回來的商人上岸一看,又是另外一幅景象,以往那些不暗地裏塞些銀子就看也不看你一眼的官員,如今是個個熱情似火,還分文不收,弄得商人們個個是摸不着頭腦。不過他們也不會去想太多,不收錢就不收錢,好事擺在眼前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了,若是以後這些官員們變本加厲起來,受害的又不是一個兩個,他們有什麼好怕的。
只不過不明就裏商人們也覺得似乎應該對於當前的這種狀況,找個方式發泄一番。於是乎,榮譽都加在了朝廷的身上,什麼“大明江山永垂不朽”、“陛下聖明萬年安康”之類的話語是比比皆是。福建衙門自然是受到讚譽最多的,商人們甚至自發做了萬民傘之類的東西送到衙門口,還募集了一筆不小的銀子捐給衙門。對於民間的捐銀,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收,而且很多官員還把這當成是一種榮譽。
何寬作爲一省巡撫,與排除戰船會爲這件事情息息相關,商人們自然是把錢捐到了他這裏。何寬一開始是說什麼也不願意收下,商人們見他不收,就換了個說法,說着錢是給那些不辭辛苦護衛他們平安歸來的將士們的。如此一來,何寬也是沒有辦法,只得收下。不過他又怕這些錢再給自己鬧出什麼事情來,對於如何處理這些錢,何寬是沒有一點辦法。倒是張凡給他出了個主意,他讓人在衙門口貼上一大副紅紙,紙上清楚地表明瞭是那些人捐的錢財,共有多少,以後若是有什麼用度,上面也會寫的清清楚楚。而且爲了避免某些捐的少的商人們羞愧,上面只標註了姓名,卻未寫個人所捐的數目。這一舉動讓福建一省的百姓們是紛紛叫好,而那些正準備看何寬笑話,甚至打算在暗地裏參上何寬一本的其他官員也只得乾瞪眼。
這一系列事情傳到京城裏,隆慶聽了那當真是龍顏大悅,心裏想自己這件事果然是沒做錯。就連上朝的時候,隆慶都是美滋滋的,他本就想做個明君,如今終於有件事情是可以拿得出手的了,當然要大肆吹噓一番,卻又不方便在羣臣面前對自己歌功頌德,於是把這些榮譽全都劃在了張凡的名下,當然,他也沒有忘了讓他人知道,張凡這棵好苗子是自己發現的。於是乎,又是一大堆的賞賜進了張府。
雖然如此,不過這個情況總算是讓那些還有些不同意隆慶之前決斷的官員,特別是那些愛找茬的御史們閉上了嘴巴,只不過他們對張凡的心思也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反正不是好事情。高拱也是,如今事情已然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他也不可能在隆慶面前說什麼掃興的話,只不過心裏對張凡的討厭又更上了幾分。而且高拱也盤算那件事情,看來也要早日發難了。
平日裏,張凡暗地裏是命令手下加緊查處貪瀆之事,明面上,張凡這還是一副無所事事的表現。由於天氣太熱,也不願意出門,整日在家中閒着,偶爾和理查德與喬安娜二人聊聊天什麼的,不過張凡偶爾間的言論總是會讓二人大喫一驚,很多看似普通的白話卻彷彿深藏着許多哲理,這讓二人在高看張凡的同時,也對大明朝有了些更“深刻”地認識,二人是越發覺得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幾易其主,但是血脈卻可以流傳至今並非是偶然的了。
而喬安娜對於張凡的好感也是越發深了,雖然張凡這個她眼中的東方貴族與西方的那些貴族老爺們差不多,事業有成,情人也有不少,可是喬安娜卻不討厭。特別是當她知道張凡的女人都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時候,她也越發覺得張凡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不過她卻無法向他表白,畢竟這裏不是她的祖國,而在那邊的自己家族只剩下自己這麼一個繼承人了,她無法讓自己的家族在那個祖先付出良多的地方斷了香火,而更加不願意那可能的將來,自己要和自己的孩子分割東西萬里。所以,喬安娜只把這當成是一種情懷來看待,就像那些小說中的女主角,總是被無法和自己所愛之人守護終身的悲情所包圍一樣。
剩下朱翊鈞,這段時間,這位太子殿下可算是最開心的了,也許是因爲他這段時間終於習慣了這裏炎熱的天氣,畢竟這裏熱歸熱,卻不像京城那樣的乾熱,空氣溼潤的很。習慣了這種天氣的朱翊鈞逐漸開始釋放自己那被憋屈了十年之久的鬱悶,每日天剛亮就出門,不到晚飯的時間絕不會回來。張凡催次也是沒有辦法,只得多派了些人主意他的安全。
最後一件事情,還是映月提起來的,而且也是張凡所關心的,那就是關於揚州府,或者說是關於駱靈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