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熱熱鬧鬧,不,不應該用這麼個詞,看起來非常的不敬。但是如今,張凡覺得,只有這四個字最能體現了。
總之,熱熱鬧鬧的皇帝大殮儀式,這七天總算是過去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七天當真是相當的難熬,這一連七天,每天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歸,一起跪在皇宮裏面哭,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就算是有人當真是心誠無比,對皇室無比敬重,對隆慶是五體投地的崇拜,不過這種人最多也就能哭個兩三天。讓他繼續往後,在哭上個三五天,當真是有些辦不到了。
至於那些進京拜唁的親王、郡主之流,倒也是無所謂了。畢竟大明朝是封了親王最多的一朝,雖然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利,不過即便是如此,大明還是成爲了親王叛亂最多的一朝,不過能達到成祖朱棣那個高度的,沒有第二個。
但是即便是這樣,大明皇室還是無條件養着這些個閒人,每年都要浪費朝廷很多的糧食和錢財。對此,自然也是有皇帝腹誹過。不過既然這一條是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來的規矩,就自然不會有人改它。
只不過,誰知道呢?或許朱元璋會有這麼一道聖諭降下,爲的只不過是因爲他小時候日子過的窮,太窮了。所以當了皇帝的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親人挨餓受凍。
不管怎麼說,總之一點,大明朝各地的藩王是數不勝數,更不用提那些個郡王、郡主之流的。這些人雖然每個來了,都是要裝模作樣一番,不過好在他們人數衆多,而且拜唁皇帝晏駕又是大禮,繁瑣的很。
這麼多人你來我往一番,每個人再惺惺作態,耽誤上一點時間。這七天的時間看起來是不短,實際上到了最後也是緊巴巴的,剛剛好夠讓有資格進殿的人都進去一番。
不過大殮七天,也是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