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隆慶初年,也就是張凡剛剛來到這大明朝的這一年,王崇古被任命爲總督陝西、延、寧、甘肅四地的軍務。而王崇古雖然是個讀書人的進士出身,但是其喜愛兵書軍法、善言兵事,且對於大明邊疆的情形非常熟悉。
這位半路出家的讀書人,軍務也是了得,嘉靖三十四年之時,爲常鎮兵備副使,初次接手軍務的王崇古便是大舉擊潰倭寇與夏港。從此以後,展現出了軍事才能的王崇古也是一頭扎進了軍隊當中,且治軍有方不說,還能夠多次立功。
自從王崇古被派往大明北疆戎守邊關之後,不僅是身先士卒,就連修葺守戰工事都能夠親力親爲。當年他巡撫寧夏之時,從不放棄對於地方的偵查,只要已有機會,他就會主動率兵書籍,直擊敵人巢穴。猶豫王崇古的這些功績,當年俺答曾經是多次命人前來此處劫掠。但是偏偏的,不論其他地方有多麼重的損失,然而每一次朝廷得到的戰報之上都會有這“寧夏獨完”這麼一句。這可算是一件相當了不得的功績了。
所以,因爲如此的功績,之後的王崇古更是總督四地的軍務。當年俺答能夠與明廷議和,王崇古也是貢獻巨大。如若不是他擅自決定將把漢那吉引入大明的話,將來又會是一場紛爭。總之,王崇古的貢獻,朝中無人能夠否定。
如今,雙方封貢互市已開,邊疆趨於安寧。再加上如今又有戚繼光親自領兵駐守幾處險要之地,以防韃子突然撕毀條約,前來鬧事。王崇古也就是清閒了下來。
雖然說王崇古功績無比,武功無雙,但是他也畢竟是老了,今年是隆慶六年,如今的王崇古也已經是五十七歲的高齡,再有幾年就要步入花甲之年了。即便是他如今還是神采奕奕,還能夠領兵打仗衝鋒,但是人的歲數擺在那裏,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即便是王崇古本人,嘴上不說,但是他心裏明白,自己早已不能再像過去那般了。
今年年初,隆慶還沒有病倒的時候,王崇古前來京中道賀,隆慶見了他也是大家讚賞,隨即便讓他改爲總督山西、宜大軍務。
對此,王崇古並沒有覺得什麼委屈,畢竟他明白,這是隆慶在照顧自己。而且他也知道,如今封貢互市日趨平穩,沒有那麼多需要擔心的東西。再說了,王崇古本就是山西人,人人都說落葉歸根,雖然他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但是他也並不會反對。
總之,王崇古是回到了山西老家,而且官位不變,並且還加了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的官銜,當真可謂是榮歸故里,衣錦還鄉了。不過王崇古可不是如西楚霸王項羽所說的那樣“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的這種顯擺的人,但是這畢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就連他的家人也是對此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