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森444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於受利瑪竇神父“合儒超儒”傳教策略的影響,湯若望和同伴剛到中國時,不僅精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潛心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甚至會入鄉隨俗,脫下教袍,換上僧服,住進中式房屋,以增加中國人的認同感,從而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
研究中國文化,自然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佛教,這幾乎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最大潛在對手。湯若望當然知道,想要成爲佛教徒,同樣要經歷過一番類似洗禮的儀式。但按佛教的理論,只要是心裏有佛,無論是否在廟宇中生活,無論是否接受過洗禮儀式,似乎都能夠成佛,既得到佛教的認可。因此在中國有一種教名叫居士的人,大多都是官員,文人、士大夫,他們平時的生活與正常無異,可以不受任何佛教律條的約束,但依然可以被視爲佛教徒,另一種形式的佛教徒。
儘管爲了多發展信徒,天主教會放寬了許多限制,只要是接受了洗禮,就允許教民信奉其他宗教,可以在教堂裏舉行祭天、祭祖、甚致拜孔子的儀式。但湯若望還是不能理解佛教中的這一規定,接受洗禮,是天主教徒的最基本條件,如果連洗禮都不接受,還能稱得什麼信仰嗎?要這樣的教徒又有什麼用呢?因此也百思不解。
但聽商毅這麼一說,湯若望立刻醒悟了過來,不得不承認,佛教的這一手確實十分高明。任何一種宗教,對信教的人都有一些教規限制,儘管天主教對這些教規的執行十分寬鬆,基本是睜一眼閉一眼,但和佛教的這種制度比起來,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居士而言,只用在家裏念幾句經就夠了,同時依然可以享受世俗的一切生活,還不違返教義,貓照喫魚、狗照喫肉,奧特曼照打小怪獸,而且死後照樣能升入天國--成佛。
說白了就是讓你先免費註冊,然後再慢慢發展VIP會員。這樣的好事自然誰都願意幹了。儘管他們的信仰並不算堅定,但至少在無形中爲佛教又增加了一大批信徒,形成了龐大的信徒基數。而有了這個基數,自然可以再從其中發展信仰堅定而純潔的信徒了。同時也使佛教在中國久盛難衰,儘管中國出過幾位禁止佛教的皇帝,但依然無完全禁止佛教在中國的發展。
想到這裏,湯若望也有些興奮,認爲自己找到了一條在中國傳教的新路。但轉念一想,不禁又有些泄氣了。且不說神聖羅馬帝國的教皇是否會同意這個建議,就是天主教會中國傳教區的現任會長龍華民神父,恐怕也是不會同意的。
和前任利瑪竇相比,現任的天主教會中國傳教區會長龍華民神父的宗教情緒更爲狂熱,而且傳教思想也更爲激進,他認爲利瑪竇過於遷就中國人,影響了天主教的“純正性”,才導致發展教徒速度太慢。因此在利瑪竇去世之後,龍華民開始改變利瑪竇的傳教路線,堅決排斥儒家思想,嚴禁中國教民信仰其他宗教,在教堂從事與天主教無關的活動。
可惜中國不是美州大陸,也不是馬尼拉,更不是另一時空的晚淸時代,天主教這樣的做法,只能激起社會人士的反感與懷疑,結果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釀成“南京教案”,使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一度遇到很大的困難。在同年,南京禮部侍郎沈潅三次上疏參劾耶穌會士圖謀不軌,未得獲准。8月底,他交結其他官員,逮捕並關押傳教士、教徒,掀起反教會運動。